林青华编译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医生,他不是那种挨完训马上能调整心情的人,而是老挨训却不大有感觉,身上潜藏着正面的钝感。

提到医生,有人会觉得医生非常敏锐细腻,但其实不是那么回事。相反,像医生这种压力大的工作正需要钝感力。

以前,我曾在札幌大学附属医院当过整形外科医生。当时,我的主任教授是位意气风发的优秀医生。他只有一个缺点,就是有不满时,爱在手术当中对下属的医务人员发牢骚。

他发牢骚并不是出于恶意,也不是在教训人,只是有唠叨的毛病。比如“动作太慢”“赶紧拿好”“你在看哪儿呢”,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

可话是这样说,一旦自己成为他发牢骚的对象,恐怕就会觉得郁闷困窘了。

但一开头我也没辙,自己还只是第三号、第四号助手,挨骂也是自然的。可比我早三届的S医生,不知是否因为是首席助手的缘故,挨训最多。

每逢S医生被教授训斥,我私下里总是同情他,觉得他真可怜!

有一次,我留意到他挨训时独特的回应。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他必定说“是呀是呀”“是呀是呀”——轻轻地把“是呀”重复两次。

无论教授说什么,S医生都毫不抗拒,“是呀是呀”地回应。大概这一贯的回应也让教授唠叨得十分安心。这样一想,我才发觉“是呀是呀”与教授的唠叨一唱一和,具有某种节奏,像两人配合着捣年糕,颇为默契。

我甚至开始认为,挨训也是一种技能般的东西。托那轻轻的“是呀是呀”的福,手术才得以顺利进行。

像这位S医生,挨训也没有反应。非但如此,还缓和了气氛,使团队合作顺利。这可是了不起的才能。

这位医生的杰出之处还在于尽管手术中被那样指责,手术一完,他便置之脑后,轻轻松松地泡个澡,返回医疗部和同事们喝喝啤酒清酒,心情愉快地聊聊刚才的手术或别的话题。刚才还挨训,这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实在令人叹服。

(极品咖啡摘自《钝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