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3日,广州)我国首个以肺癌防治专家为主体、以医患沟通为主题的科普宣教项目“直击肺癌——‘易’分钟行动”,自2009年4月份启动以来,已陆续在全国8个城市开展,引起了相关专家及肺癌患者的强烈关注和共鸣。

  在全球第九个“国际肺癌关注月”之际,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教授发出呼吁,号召更多肺癌临床医务工作者参与“‘易’分钟行动”,继续加强医患沟通,进行肺癌防治知识的科普宣传,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最适合每个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争取获取更长的生存时间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易”分钟,助力环境保护与控烟大计

  我国是世界第一肺癌大国,每年大约有60万人死于肺癌,2008年卫生部公布的全国居民死亡原因调查结果显示,肺癌已成为中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1。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教授指出,虽然近年来广州的吸烟率在下降,但是肺癌的发病率却呈上升趋势。而且近13年来,广州唯独肺癌发病率增加最快2。这很可能与环境污染有关。据统计,去年广州平均出现灰霾的日数达到110天,也就是说,平均每三天就有一天出现灰霾。只要出现灰霾,呼吸道门诊的就诊人数比平时多15%-20%。因此,在努力提高肺癌治疗水平的同时,加强对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为人们打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胸外科主任何建行教授指出:“肺癌高发主要是和工业化密切相关的疾病,从某种意义上说,肺癌是一种人造肿瘤,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因素。肺癌防控大计要从控烟入手,除了自己不吸烟,还要拒绝二手烟、远离三手烟的侵害。当然,在中国,环境污染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全球大部分国家,87%的肺癌死亡都同吸烟有关(包括被动吸烟)2;同吸烟者长期共同生活的人,患肺癌的概率提高了25%,而在工作中长期被迫吸二手烟烟雾也会增加患肺癌的危险2。近年还发现,三手烟也会对人体健康、尤其对婴幼儿健康造成危害。

  所谓“三手烟”,指无论在何处吸烟,烟雾中的有害颗粒物将吸附在头发、皮肤、衣服、地毯、沙发和汽车座套上,当吸烟后和孩子接触时,孩子仍然会遭受到环境中香烟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的侵害,这些有毒成分包括氢氰酸、丁烷、甲苯、砷、铅、一氧化碳、钋等10余种高度致癌化合物。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李时悦教授认为:“我国是一个高烟草消费的国家,烟民3.5亿,控烟大计要成功,离不开建立全国性法规和长期的健康教育,肺癌临床工作者更应当在这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为社会开好应对肺癌的第一张处方——戒烟。”

${FDPageBreak}

 

  “易”分钟,促进个体化治疗

  除了健康教育,医生身上更重要的责任是治病救人。肺癌的传统治疗主要以外科手术、化疗和放疗为主,但从第十三届世界肺癌大会(WCLC)提供的数据来看,肺癌患者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确诊时有85%左右都是晚期,其中大多数患者都没有手术根治的机会,化疗和放疗效果也不理想,导致肺癌死亡率居高不下。

  最近美国多个权威机构联合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非烟民所患的肺癌与烟民所患的肺癌不一样,因此在治疗措施上也应采取不同策略3,即根据肺癌患者的具体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

  李时悦教授介绍:“在癌症发生机制上,吸烟所致肺癌多走‘K-ras途径’,多为鳞癌、小细胞癌;非吸烟所致肺癌则多走‘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途径’,多为非小细胞肺癌。走K-ras这条路的肺癌对化疗药物不敏感,化疗有效率只有30%~40%,目前尚无很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走EGFR这条路的肺癌除了化疗,还有相当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IPASS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发生EGFR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对靶向药物如易瑞沙(吉非替尼)等高度敏感。而且,亚裔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突变的发生率为30-40%,高于欧洲的10-15%。”

  近期公布的多个易瑞沙临床试验结果,证实了靶向治疗药物在肺癌个体化治疗领域的优势。今年7月1日,易瑞沙(吉非替尼)在欧洲被批准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包括诊断后的一线治疗。即发生基因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在被诊断初期就选用靶向药物治疗,成为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进程中的里程碑。

  对此,何建行教授说:“在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过程中,良好的医患沟通更加重要。肺癌的个体化治疗趋势,要求医生与患者之间进行更深入、更充分的沟通,从而制定出最适合每个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

  “易”分钟,呼唤更多医生参与

  “直击肺癌——‘易’分钟行动”由中国癌症基金会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部与阿斯利康(中国)携手开展,于2009年初启动,旨在呼吁全国肺癌临床医师在临床工作中为每位肺癌患者多抽出一分钟时间,进行控烟与肺癌防治知识的科普宣传,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肺癌诊疗新手段和新药物,从而选择正确科学的治疗方案,树立信心,增添希望,争取更好的生活质量,最终实现从‘带癌生存’到‘带癌生活’的跨越。

  何建行教授呼吁:“肺癌防治的严峻形势和渐成趋势的肺癌个体化治疗,手术也是个体化的,肿瘤的大小不一样,切口就不一样;用药治疗也是个体化的,不同基因的敏感性就选择不同的药物,这更需要医患充分的沟通,对医患沟通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防还是治,医生身上都肩负了更重要的责任。我们呼吁更多肺癌临床医务工作者响应并参与‘易’分钟行动”,抓住肺癌诊疗过程中的关键时间节点,深化医患沟通,教育患者本人及其家属远离烟草,在肺癌科普的基础上,使患者进一步了解其疾病类型和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无论‘帮防’还是‘促治’,这种以医生为主体、以肺癌患者及其家属为核心的肺癌教育,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的肺癌防控和个体化治疗进程。”

  2005年2月28日,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易瑞沙 (吉非替尼)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目前易瑞沙(吉非替尼)尚未被批准用作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