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书籍观点打架怪论惊人 市民看得一头雾水
“这本书说苦瓜不能和排骨一起炖,会形成草酸钙,影响钙吸收;我老婆挑的那本书上却说苦瓜排骨盅是养颜美容的上品,这该信谁的呀?”近日,看着手中装帧精美的养生书,芜湖市民葛先生犯了愁。有这种困惑的,他可不是第一位。专家提醒,市民不可盲目相信养生书籍的观点,要先了解自己的体质,再进行有针对性地选购。
5本畅销书中就有1本是养生书
在芜湖市多家书店,记者看到,养生书籍都被摆在醒目的位置。有的书店还设立了2010年养生畅销书展台,《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活到天年》、《不生病的智慧》、《手到病自除》……它们都出自权威手笔,有精美的装帧和名家推荐。不少购书的市民表示,这类书籍最适合送给长辈,上档次又实用。工作人员也表示,这类书的销量很好,每天都能卖出十余本。
在书架间走一走,记者发现,养生书籍繁多,有针对疾病的养生要点,有美容秘方,还有中医按摩指法等。不管你是学生白领,还是古稀老人,总能找到对应的养生书籍。这些书籍的名字也有两大特点,要么贴近生活,如《食物是最好的医药》、《小食物,大功效》;要么语不惊人死不休,如《明天,你还敢吃吗?》、《食品真相大揭秘》,很是吸引眼球。一位书店工作人员表示,现在的畅销书中,平均每5本就有1本是养生书籍。
内容“掐架” 市民发懵养生书籍一多,这问题也就来了,对同一问题的众说纷纭,往往让市民不知所措。家住环城西路的梁先生告诉记者:“这本书中写鸡蛋不能与豆浆同食,否则,豆浆中的胰蛋白酶和鸡蛋中的卵松蛋白会破坏彼此的营养;但是前些天,我看过的一本书说,胰蛋白酶只存在于生豆浆中,煮熟了两者一起吃没问题,很营养。”
65岁的常老先生的生活节奏也被养生书打乱了。本来他按照书籍的指点,坚持饭后散步,但无意中看了女儿的一本美容书,说饭后散步会让气血涌向下半身,有利于瘦腿,但是老年人不推荐,因为会使胃肠道气血供应不足。“这些书真是一本一个说法,分不清谁对。”
记者在书店翻阅了多本养生书,发现观点“掐架”甚至雷人的情况并不罕见。一本书说吃完海鲜不能吃水果,另一本则推荐海鲜搭配水果,即使搭配柿子,只要去皮食用都不会有问题。还有一本书中写道“墨鱼和茄子同吃会引起霍乱”,而同书架的另一本菜谱上就详细介绍了“墨鱼烤茄子”、“蒜香茄子炒墨鱼柳”的做法。
专家支招如何选购养生书籍
芜湖市疾控中心健康专家表示,写一本养生书并不容易,除了要有医学知识以外,还要有数据调查和效果反馈来检验真理。而对于医学知识不丰富的读者来说,如何辨别权威是关键。如前文所举墨鱼的例子,专家指出,霍乱是因为感染霍乱弧菌引起的,在我国几乎绝迹,与墨鱼茄子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专家还指出,养生类书籍确实可以给人的生活提供帮助,但想靠它取代医生,进行自我看病,是不科学不现实的。
对于养生书籍“掐架”的问题,记者还咨询了在北京某图书有限公司工作的业内人士。对方表示:“现在市面上的养生书数不胜数,为了脱颖而出,难免有些奇谈怪论、能抓眼球的东西。”他还解释说,有些书的作者并不具有保健专家的资历和学识,所写内容未必具有科学性。另外,一些出版商觉得养生书籍有利可图,便搞一些莫须有的策划,找一帮枪手东拼西凑,当文学作品来创作,为的就是经济效益。
这位业内人士还为芜湖市民支了几招:买书前要看清书名,判断是否是你想知道的内容;其次要看作者,与文学创作不同,养生书的内容要有根有据,作者必须是学医的,最好是学科专家,是名医;第三要看出版社,读者最好选老牌的、信誉高的;最后,看书的目录,再选择一两个标题看正文,有真材实料的专家和只东拼西凑的枪手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