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参加北海舰队航空兵某团的一次周末会餐。闲聊中说起健康话题,60%以上的官兵反映:身体出现不适时,首先想到的是登录医疗健康类网站,输入症状,“对号入座”,然后根据网上诊断结果,直接去药店买药。

  军营新景:网络成官兵“私人医生”

  该团中士包铁悄悄告诉笔者,前段时间,他莫名其妙地感到心情烦躁、失眠,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一开始,他认为可能过几天就好,可是两个星期过去了,病情仍不见好转,情绪也越来越低落。内向的包铁转而求助网络。据“网医”说,他患的是冬季抑郁症,又称季节性情绪紊乱症,建议他多晒太阳,加强体育锻炼,多吃香蕉、巧克力、咖啡等“情绪补品”。包铁按照“网上处方”进行调治,半月后,症状明显减轻。“有了小毛病去网上一查就‘OK’,去医院看既费时又费钱。”包铁如是说。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网上看病的官兵多是年轻人,他们把网络当成自己的“私人医生”。笔者对该团有过上网看病经历的官兵进行随机调查,结果表明,71%的官兵认为网上看病既方便又省钱,上医院耽误时间。

  另有20%的官兵认为,到部队医院看病,有时医生态度不太好,诸如发烧、扭伤等小病,开点便宜药就给“打发”了,通常这些药疗效也一般。病症稍微严重一些,干脆开张转院单“推”到上级医院。久而久之,官兵们也懒得去找医生了,还不如上网看病省事;还有的官兵表示,如果患上一些痔疮、生殖器疱疹等“难言之隐”,更怕直接面对医生,而在网上咨询就省却了这些烦恼。

  笔者调查:网上“求医”真假难辨

  坐在屋里敲打几个字就能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就能知道具体有效的治疗方法?这看似简单快捷的看病方式,真能看好病吗?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对网上“医生”进行了调查。

  笔者发现,网上“医生”分三类。一是久病成医的,一般推荐对自己有效的药品或治疗方法。不过他们推荐的治疗方法不尽相同,有的说法甚至截然相反。例如笔者在网上输入“腰冷”,有的“网医”说是肾虚,建议多吃海产品、韭菜籽等补阳药物;有的则说是贫血、血虚、精神压力大引起的,建议养血、健脾,多做耐寒锻炼;更有“网医”说是腰本身的问题,无需吃药,买个护腰“焐焐”就行。这些“药方”虽然都是针对腰冷而来,但却让人难以抉择。

  二是在一些论坛留帖答疑的医生,他们一般是按帖子里描述的病情“照本宣科”,按医书所写给出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乍看是“对症下药”,细看后却发现,他们给出的有些症状与患者具体情况不符,让人对“药方”产生怀疑,不知自己是否真的是患了此病。

  三是一些网上健康小软件,其中包罗万象,却多是泛泛而谈,常常推荐一些民间“偏方”或不知名的药物等等,令人生疑。

  下一页:“对症下药”还需去医院

${FDPageBreak}

  专家观点:“对症下药”还需去医院

  针对青年官兵喜欢上网“求医”的现象,笔者专门到解放军107医院请教了几位医生。他们表示,网络医疗服务的建立,顺应了信息时代医学发展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寻医问药模式。上网看病快捷方便,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网上看病准确度低。求医看病有时还要进行B超、心电图等检查,需要患者和医生有密切接触和互动,仅通过网络则难以实现。

  网上无法对症下药。每个人体质不同,疾病诱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同一种药物,对不同人疗效也会有偏差;而且服用剂量也因人而异。比如,冬季感冒这种常见病,有的人通过常规感冒药便可治愈,而有抗药体质的人,或许输液才能治疗。

  健康信息无处考证。网上提供健康服务的信息泛滥,很多说法自相矛盾。比如有的说饭后散步好,有的则说不好。有的说应该多吃菠菜,有的又说菠菜酸容易产生危害等等,普通网友无处求证信息真伪,一头雾水。

  网上“专家”鱼龙混杂。网络的匿名性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冒充医生在网上留帖看病,其医师资格无从查证,介绍的药物真假难辨,风险较大,有可能遇上别有用心和不负责任的人。

  鉴于以上几点,医生建议,官兵上网自己看病应主要用于查询一些服务保健类常识、疾病相关信息,作为治疗一些小病的辅助手段,而不应该作为疑难杂症诊疗和重大医学问题的依据。他们特别提醒广大官兵,有病应该尽早去医院诊疗,切不可只根据上网查询的结果对号入座,自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