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新发感染74.4%为性传播

  最新评估报告表明,截至2009年底,我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估计为74万人,女性占30.5%,全人群感染率为0.057%。其中,艾滋病病人约10.5万人;2009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4.8万;2009年艾滋病死亡约2.6万人。

  在74万现存活感染者和病人中,异性传播占44.3%,男男间同性性传播占14.7%,静脉吸毒传播占32.2%,既往有偿采供血、输血或使用血制品传播占7.8%,母婴传播占1.0%。在10.5万现存活艾滋病人中,4.2万为异性传播感染,3.6万为既往有偿采供血以及经血/血制品感染,2.1万为注射吸毒感染,0.4万为男男性传播感染,0.2万为母婴传播感染。在2009年当年新发4.8万感染者中,异性传播占42.2%,男男性传播占32.5%,注射吸毒传播占24.3%,母婴传播占1.0%。

  郝阳分析说,与往年疫情相比,2007年全国感染者估计数比2005年增加了5万人,2009年比2007年增加了4万人,疫情上升幅度减缓;年新发感染人数2007年比2005年减少2万人,2009年比2007年又减少2000人。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大众威胁更大的性传播感染,持续成为我国艾滋病传播中最主要途径。在目前全国估计现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中,经性传播途径感染已接近六成。其中,在异性传播中,配偶间性传播已占到大约1/3;男男性传播上升尤其明显,其新发感染在所有新发感染中的构成比例,从2007年的12.2%猛增至32.5%,成为2009年新发感染的重要途径。

  受影响人群增多,流行模式呈多样化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判定艾滋病流行程度标尺,一般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达到1%为高流行地区。以此衡量,目前我国总体艾滋病疫情仍呈低流行状态,但在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高流行,报告人群感染率超过1%的县已有多个。

  郝阳介绍,近年云南、四川、广西、新疆、广东、河南6省区报告的感染者占了全国总报告例数的约80%。其中有的州、市,近年报告感染者例数一直处于较高水平;部分县、区,感染报告例数增速较快。同时,艾滋病流行模式更加多样化,受影响人群更加广泛。

  疫情报告数据显示,2005~2008年,15岁以下艾滋病病例报告数逐年增多,在报告总数中所占比例也有所增加,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多为母婴传播和输血/血制品传播。2000~2009年,50岁以上年龄组感染报告数增加明显,其中50-64岁年龄组报告数上升速度高于65岁以上组,65岁以上年龄组人群当年报告数占总报告数构成比从0.34%增加到3.4%,以男性居多。

  最近3年,在学生中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呈逐年上升趋势,报告数占当年总报告例数的比例分别为0.96%、1.04%和1.37%。其中,20-24岁年龄组学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比例,从20.3%上升至39.8%。在学生病例中,同性传播所占比例从8%上升为36.9%,排第一位,异性传播比例从4%上升到10.9%。

  随着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异地或异国婚姻导致的输入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一些地区出现。于山东、山西、吉林、安徽、江苏等省部分地区开展的外来媳妇调查发现,有些输入性病例引发了配偶间性传播及母婴传播。

${FDPageBreak}

 

  流行因素仍然广泛存在

  回顾20年我国艾滋病防治进展,郝阳说,我国广泛开展了艾滋病基本知识宣传教育,建立了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在全国建起1080个监测哨点,覆盖18类人群、35万人口。在全国已建立286个确认实验室、8000个筛查实验室组成的实验室网络,及6714个咨询检测点。并面向多个高危人群展开干预行动。截至2009年9月底,已建有647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累计治疗226882余人;已建有967个针具交换点,平均每月为39363人提供针具交换服务;暗娼人群干预覆盖率由2008年1月的20.6%上升至2009年9月的39.7%;男男性行为人群干预覆盖率约为14.9%。成人抗病毒治疗累计已达7万多人,儿童抗病毒治疗累计已达1674人。艾滋病毒母婴阻断已经覆盖333个县(市、区)。这些措施在防控疫情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郝阳同时展示的全国艾滋病综合监测显示,目前导致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仍广泛存在,25%的注射吸毒者共用注射器;41%的暗娼不能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68%的男男性行为者近6个月与多个同性发生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只有42%;男男间、男女间多性伴现象仍在蔓延。

  郝阳指出,如果对一个高危人群的干预覆盖率不足60%,将很难扭转该人群艾滋病毒感染快速上升的局面。当前我国急需要进一步扩展对高危人群的干预覆盖。

  郝阳还指出,目前已登记在册的感染者和病人为少数,大多数感染者和病人还没有被发现,其中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感染状况,存在进一步传播的危险。

  下一步疫情防控难点多

  中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研究员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2008年和2009年我国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有约40%是医疗机构在接诊病人时发现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多数病人自认为不是高危人群,想不到自己会感染。随着艾滋病更广泛的流行,家庭内的感染,以及偶然的婚外性行为感染,将会继续增多。非高危人群没有主动咨询检测意识,将是今后疫情防控的难点之一。

  吴尊友说,上世纪90年代,大量农民因有偿供血感染了艾滋病毒。2004年和2005年,政府专门组织对既往采供血者进行大规模筛查,艾滋病毒检测阳性者全部纳入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保护。然而,仍有人躲避检测。2006年-2009年,我国每年都从患病晚期病人中新发现3000多例早年供血感染者。今后性传播途径感染的比例将会继续加大,感染者将更羞于咨询检测,这将是今后疫情防控的难点之二。

  难点之三是,对男男性行为人群实施预防干预,较其他高危人群难度更大。该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已不低,但安全套使用率依然不高。而且,由于受到人们对艾滋病和性取向双重歧视,他们更害怕暴露,而不愿意主动咨询检测和就医。

  据悉,卫生部疾病控制局现正在积极论证,准备进一步扩大对高危人群干预覆盖。中国CDC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在进一步细化考核指标,提升管理质量,并在总结61个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干预试点经验基础上扩大战果,将男男性行为人群预防干预经验逐步推开。

                                                                    健康报记者 郑灵巧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