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今天公布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即每100人中不到7人具备健康素养。从健康素养的3方面内容看,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素养的人口比例分别是14.97%、6.93%和20.39%。

  2008年1月,卫生部发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这是世界上第一份全面界定公民基本健康素养内容的政府文件。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调查显示,居民慢性病预防素养最低,基本医疗素养次之。根据我国当前的主要卫生问题,专家就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等5类健康问题相关素养现状进行了分析。我国居民具备相关健康素养的人口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科学健康观素养29.97%、安全与急救素养18.70%、传染病预防素养15.86%、基本医疗素养7.43%、慢性病预防素养4.66%。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存在明显的城乡和地域差别。本次调查发现,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9.94%)明显高于农村居民(3.43%)。在地域分布中,东中西部地区在健康素养水平上也存在明显差异,分别为7.03%、7.67%和5.23%。

  年龄在55—69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较低。调查发现65—69岁年龄组的健康素养最低,为3.81%;55—64岁年龄组的健康素养次之,为4.69%。老年人是健康的脆弱群体,容易受各种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的困扰,对于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应该给予更多关注,提高他们的自我健康能力,以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