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老年人经常能在一些公园、超市或者社区里收到一些会议或者讲座的宣传单,以各种优惠吸引大家去开会,然后推销药品。不少老年人因此上当。

  上周,曾经给长春一家药品代理商打工的张先生向记者揭露了这个行业里鲜为人知的秘密:“在行业内部,这叫会议营销,一般的公司一次这样的营销活动会赚二三万元,大一点的公司,能赚七八万元。 ”

  “名医”讲病例先吓你一下

  张先生说,举行一次会议营销要经过很多策划,安排要非常周密。

  首先是在超市、公园等老年人集中的地方张贴和发放小广告,有的代理商甚至以社区召集活动的名义,吸引老年人的注意。

  宣传结束后,马上在这些地方为老年人免费发药试用,赠送入场券,以吸引他们参加会议和讲座。

  这些药品代理公司都有专门的调度,在讲座开始的时候才将人送过去,一是怕同行举报,二是怕自己人走漏风声,受到查处。

  讲座时,主持人先是介绍生产该药品的企业、获过什么奖项。无论他们出售的是什么药品,一般都会被套上“新药”的光环。特别是保健品,除了会说对某种疾病具有疗效之外,还会穿上各种高科技的外衣。

  随后,就是专家讲座,所谓的专家往往会打着从一些大医院退休的旗号,但实际上可能就是一些普通的退休大夫。 “专家”讲两个小时报酬一般在500元钱左右。他们讲病理,主要为了宣传药品的药效。 “专家”还会顺带着贬低一下医院等医疗机构,说医院的药如何如何贵。专家还会讲他们接触的一些病例,没有治疗或者治疗得比较晚,最后造成该患者死亡或者瘫痪等恶劣后果。这样的案例往往会形成一些心理暗示,老年人也会将这些所谓的“病例”与自己比照,最后对老年人形成一种“恐吓诉求”的后果。

  张先生告诉记者,这种“恐吓诉求”已经成为药品代理商和保健品代理商通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上门帮干活主打亲情牌

  会上,药品代理商也会准备一些点心或者盒饭和矿泉水发给参加会议的老年人,一方面体现人性化,另一方面也让老年人补充体能,能够继续坚持听课。

  大夫讲完课之后,一些老顾客会上台发言。发言内容就一点,药效好,用过后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药品代理商通常会找一些看起来素质比较高的人,诸如一些企业退休的领导、老干部来发言,显得有说服力。

  药品代理商还会使用一些仪器为老年人检测,一些大夫还为老人把脉,但是张先生告诉记者:“把脉也就是那么回事,找来的这些医生没有几个是中医。 ”

  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落在卖药上,药品代理商会安排一些“药托儿”,抢到台前买药。钱没带够的,工作人员将药品送到家里,然后收钱,还有的会跟着老人去银行取钱。

  张先生说:“这些业务员嘴甜,会来事,大爷、大娘、爷爷、奶奶叫得特别亲。 ”

  普药穿新衣药价翻十倍

  张先生告诉记者,在会议营销中销售的药,基本上都是药品代理商在厂家根据特定包装定制的药品,这些药品在出厂之后会被加价十倍甚至几十倍之后,销售给老年人。他以一种长春某家药厂生产的药品举例说,药品出厂价格是三四元钱,到顾客购买的时候是118元钱一盒。

  这些业务员不仅收取现金,而且还能找到药店刷医保卡甚至还可以开出一些医院的发票,让购药者报销。

  不仅如此,这些药品往往被冠以“新药”“科研成果”等称号,其实,药品的实际配方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将商标换了一个。以普药冒充新药是药品代理商在会议营销中的惯用伎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