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是反映一个儿童健康状况、营养和遗传背景的敏感指标,身高和身高生长速度偏离正常范围,可能预示着某种潜在的先天性或获得性疾病。国内儿科内分泌专家发现,很多家长在这方面存在误区,或是对孩子生长发育诸多环节中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没有认识,听之任之;或是发现孩子矮小,病急乱投医。

  根据上海市一项针对7万余名6岁~18岁中小学学生身高的调查显示,青少年平均矮小患病率3.77%。同时调查显示,8成以上的家长对青少年肥胖及所带来的疾病比较关注,但对儿童矮小所带来的危害却缺乏必要的认识。

  个矮的孩子缺乏自信

  “家长千万不要等到孩子发育了,才发觉孩子个子太矮,想到去看医生,这时往往已经来不及了。”近日,在2009全国儿童成长发育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儿内科主任医师王伟教授呼吁:“孩子的身高体重是孩子健康的一面镜子,家长应该引起足够重视,而不要被有的孩子是‘晚发囡’的老观念所误,耽误了纠正孩子生长异常的机会。”

  根据上海市一项针对7万余名6岁~18岁中小学学生身高的调查显示,上海市青少年平均矮小患病率3.77%。据主持这项调查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罗飞宏介绍,8成以上的家长对青少年肥胖及所带来的疾病比较关注,但对儿童矮小所带来的危害却缺乏必要的认识。矮小的孩子很多存在个性、自尊心、自信心及社交能力等心理行为方面问题,甚至于有一半的孩子会发生抑郁症,这些孩子通常有情绪不稳定,性格内向。程度严重者将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因此,无论从外在的身高因素,还是心理因素,儿童矮小症的及早治疗问题不容忽视。

  关注孩子的身高和体重

  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病研究室主任顾学范教授介绍,引起儿童身材矮小的原因有很多,但有60%~80%的矮小症病因不明,归为特发性身材矮小(ISS)。它是矮小症的最大的一个群体。若不进行干预性治疗,大多数患儿的最终身高将低于正常人的身高。

  顾学范教授指出,青少年在生长发育时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除遗传因素外,营养状况是主要原因之一。9成以上矮小患者都存在着挑食、偏食、厌食等坏习惯,因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剩,使机体得不到均衡营养,就会发生生长发育障碍,导致体格甚至智力障碍。此外,一些先天性疾病也会影响矮小,如甲状腺分泌不均、染色体畸形、大脑肿瘤、神经功能障碍、肾功能衰竭、宫内发育不全、消化系统疾病等,也直接影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

  国内孩子治得太晚

  据王伟教授介绍,在小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骨骺的生长发育对身高起着决定性作用。骨骺是骨骼的生长发育中心,通过不断骨化来增加骨的长度,人的身高也随着增加。到了青春发育后期,骨骺与长骨的干骺端逐渐融合,骨骼生长日趋缓慢。过了青春发育期,骨骺与干骺端完全融合,骨骺全部骨化,骨骼就不再有生长的空间,身高也就不会再增加。因此王伟教授指出,矮小患者起治年龄对疗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起治年龄偏大,对成年身高贡献较小。早期治疗可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成年身高。国内70%的孩子11岁~16岁才开始接受矮小治疗。而由美国国家合作生长发育研究(NCGS)数据显示,国外59%的孩子是在6岁~10岁开始接受矮小治疗,这与中国父母常过度寄希望于发育期有关。在儿童期,对孩子的矮小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等到发现问题,往往孩子的骨垢已经闭合或接近闭合,已失去了纠正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