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误诊误治研究会一份调查报告更显示,在对标准误诊文献15048篇中的46万份报道病例进行计算机处理中,发现有12.8万份误诊病例,误诊率为27.8%,误诊原因有16种,主要原因有4项,比例分布如下:

  

  1.医生经验不足,新医生不认识老病种

  一些老病,如结核病,原来很常见,但由于国家大力干预,结核病发病率已经很低了,但近一段时期却有上升的趋势,南方医院普脊椎外科专家介绍,现在有很多新医生根本没有接触到结核病,在临床上没有这方面的意识,结果碰到这类病时,往往会认识不准,造成误诊。

  2.医生问诊及检查不细致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曾接收过这样一位病号,她在河北老家老是发烧,几十年来都没间断过,原来还以为是天生体弱容易感冒,今年8月到广州来,想着南方天气暖和,估计感冒就不会那么厉害。没想到到广州后反复发烧,竟然蹿到了42℃,呼吸心跳一度非常微弱。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求医,确诊患者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由于室间隔缺损,患者心内膜反复感染,这也是导致患者多年来不停地发热的根本原因。另外,医生没有选择特异性检查项目,也很容易造成误诊。

  3.医生过分依赖或迷信辅助检查结果

  “一些临床医师过分依赖新仪器检查,而对常规体检及病史采集重视不够,可能是由于某些医生变懒了,导致误诊。”一位从医40多年的老医生在谈到误诊时这样说道。南方医院心内科一位医生对记者说,对于冠心病的诊断,过分地相信心电图诊断。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特异性不是100%,要在临床实践中综合考虑,才可得出较客观的诊断。

  各种现代仪器和检测方法都只是医生感官的延伸,不可能取代大脑的思维和临床观察。即使被称为临床诊断“金标准”的病理诊断,也同样受到标本取材部位、技术和病理医生的诊断经验等诸多因素影响,所以同一病理切片在不同时间由不同医生观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万万不能忽视高科技设备的负面影响,医师要善于应用各种先进仪器,但是永远不能成为它们的“奴隶”。

  4.医生未选择特异性检查项目

  特异性检查是指某一疾病的特征性检查项目,如乙肝两对半检查里的抗原与抗体是乙肝感染所特有的特征。当通过这些特征性的检查得出阳性结果时,将基本能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