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政府对广东1型糖尿病实行全口径控制
1型糖尿病是青少年儿童的重大和重要疾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保守估计广东的患者应在5万左右,中山大学副校长颜光美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翁建平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希望政府能加大投入,早日实现对上述人群的全口径医疗控制。
据介绍,1型糖尿病主要特点是发病年龄轻,临床症状重,常有酮症酸中毒和/或低血糖昏迷等严重并发症,外周血中可出现胰岛自身抗体阳性,胰岛β细胞功能低下,需要终身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如代谢控制不达标,会严重影响青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甚至危及生命。
上世纪末WHO组织的全球青少年儿童1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中国发病率较低,约为0.6/10万,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推测全国患者绝对数不少于100万,保守估计广东省的患者也应不少于5万。
颜光美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1921年胰岛素问世以来,如今已有多种胰岛素剂型和给药方式可供选择,因此从技术上说1型糖尿病已经完全可控制。目前更多地问题存在于认识和培训两个方面,最重要的是政府和社会对这一疾病的危害和可控性认识不足,其次就是相关医护人员乃至患者家属缺乏必要的培训。
根据中山三院翁建平教授开展的广东省1型糖尿病转化医学研究,目前1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中位数高达8.6%,约72%的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而且各种急、慢性并发症高发,与发达国家的控制情况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的负担。
翁建平指出,根据目前的医疗现状,1型糖尿病患者每个月的医疗花费在1000元上下,年均1万元左右,这样推算,对广东全省的该类患者进行全口径控制,只需5亿元左右,这对于广东这样的经济实力雄厚的大省完全有能力做到,这也是对建设一个更健康、和谐、幸福的社会的一个推动。
自2010年08月开始,在广东省科技厅、卫生厅的领导下,广东省糖尿病防治研究中心在全广东省范围内开展了广东省1型糖尿病转化医学研究,目的是希望通过该项目来系统地管理全广东省的1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改善他们的代谢控制来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减轻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项目负责人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翁建平教授,参加单位涵盖了广东省全部21个地级市的100余家三级和二级医院。目前该研究已顺利进入到第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