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侃敏:换位思考,与求美者建立深度沟通
身为一名鼻整形医生,仇侃敏院长对自己的个人定位:先立足于医生的身份,而后才是身处于鼻整形这个行业。
“其实,现在的整形行业中,也是存在着‘过度医疗’这样的现象的。很多时候,面对来找我面诊的求美者时,我会先在内心做一个初步判断。那些面部存在明显畸形或亟待修复问题的求美者,若是符合手术条件,还是应尽快手术的;但对于那些本来就已经很好,或者说可做可不做的情况,我一般会倾向于在初次面诊时,就劝对方不必手术。”仇侃敏院长略微沉吟了一下,才继续道,“怎么说呢,鼻整形手术虽然比不得传统外科大手术的难度和精密,但终究也是手术,也会对求美者造成损伤,而过度损伤与过度医疗,都是现今存在较大的一个问题,这一点,从如今越来越多的修复案例中,就可窥见一斑。”
在面对鼻修复的案例时,很多历经过几次失败的求美者的最终诉求,往往是恢复到最初的样子,或者尽量弱化鼻子在脸上的存在感,而这样绕了一圈弯路的结果,则无论在身体,或内心,总会对求美者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和影响,这也就是仇侃敏院长为什么对于每一台鼻整形手术都如此严谨。不仅珍惜初鼻,也常规劝求美者要慎重对待每一次的修复手术。
除却在首次面诊,会劝退某些本不必手术的求美者外,仇院也会对坚持手术的顾客进行深度沟通,除了面部整体分析,制定手术方案等常规操作外,还会对未来手术可产生的风险,进行深度交流。
首先,整形手术是有风险的,这就像是在射击,即使是世界冠军,常中靶心的概率很高,总能打出十环的好成绩,但也不意味着每一枪都能命中;
其次,在求美者内心已经接受了这些风险,了解到整形手术仅仅是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改善与提升。在求美者充分权衡了风险,并考虑到经济因素,自身的身体条件后,方可手术;
而最后要沟通的,也是在面诊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就是:若求美者本人过于追求完美,一丁点儿的瑕疵都无法容下,或是不顾本身基础条件如何,而一味地想要变成与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或是对鼻整形手术怀有太多超越其本身的期待(比如改善生活境遇,或是感情状态等),都并不建议求美者去做鼻整形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