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海燕

[摘要]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N末端脑钠肽水平及预后影响。方法9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正性肌力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J3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片治疗,每日3次,每次20rag,以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8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N末端脑钠肽水平(NT-proBNP)、6min步行试验(6MWT)及随访2年病死率、心力衰竭加重住院率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EVF)、E/A比值均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浆NT-proBNP降低,6MWT运动负荷增多,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随访1年、2年再住院率及病死率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提高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各项心功能指标,降低NT-proBNP水平,促进预后。

[关键词]曲美他嗪;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功能;N末端脑钠肽前体

中图分类号:RMl.3;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6X92017)02-0113-03

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7.11

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是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较常采用的治疗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硝酸酯制剂、利尿剂等,以解决冠状动脉供血及血流动力学方面的问题。但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有限,部分患者的心功能随着疾病的进展而不断恶化。据细胞分子学研究证实,引起心功能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为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曲美他嗪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调控心肌细胞代谢能力的药物,将其应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可取得显著疗效,可有效维持缺血缺氧状态下心肌细胞所需能量,且不产生异常血流动力学效应。本文分析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oroBN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纳入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有关冠心病诊断标准;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心功能纽约心脏病协会(New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在Ⅱ至Ⅳ级之间。排除标准: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障碍、代谢性疾病;心肌炎、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瓣膜性心脏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46~70岁,平均(56.33±4.32)岁,病程3~8年,平均(5.41±1.23)年。观察组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47~72岁,平均(55.92±3.81)岁,病程2~9年,平均(5.29±1.3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签署了知情权同意书。

1.2方法: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包括正性肌力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534),每次20mg,每日3次,餐后口服,以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8个疗程。期间根据对患者的心功能等指标进行检测,必要时适当调整用药剂型。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NT-oroBNP、6min步行试验(6MWT)、随访2年病死率、心力衰竭加重住院率及临床疗效情况。(1)采用美国GE LOG-IC 7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心功能指标,使用3S探头频率在2.0至2.5MHz之间,扫描速度为50mm/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Be-ter,LVDd)、左心室每搏排血量(Stroke volulne,Sv)、LVEF、E峰(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与A峰(舒张晚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E/A)比值。(2)于空腹平静状态下抽取患者静脉血后,采用ReLIASSJ-2型多功能免疫检测仪(由瑞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测量NT-proBNP水平,以双向侧流免疫法为检测基础。(3)6MWT前让患者坐在起点旁边的椅子上平静休息10min,测量脉搏与血压,介绍实验过程,计时器设置到6min,请患者站在起步线上,开始行走即刻启动计时器,计算总步行距离。(4)以临床表现为症状完全缓解或者心功能改善在Ⅱ级及以上级别为显效,以患者临床上表现为部分缓解,心功能改善为工级,多数处于Ⅱ~Ⅲ级之间,但是心力衰竭癥状仍旧存在为有效,以心功能改善不满工级,或者患者的临床表现没有发生任何的改变,甚至症状加重、恶化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5)随访2年患者因冠心病心力衰竭加重再住院率及病死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版中文统计软件计量,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Y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LVDd、Sv、LVEF、E/A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Sv、LVEF、E/A均升高,LVDd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T-pmBNP及6MWT比较:两组治疗前NT-pmBNP及6MW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NT-proBNP降低,6MWT增多,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随访2年内冠心病心力衰竭加重再住院率及病死率比较:两组患者随访0.5年再住院率及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随访1年、2年再住院率及病死率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3L(P<0.05),见表4。

3.讨论

心力衰竭主要是由心脏结构或功能障碍所致,严重时可导致心室充盈、心室射血能力受到严重损伤,在一般情况下,几乎全部心脏及大血管类疾病均可造成心力衰。其中因冠心病导致的心力衰竭可对心室肌细胞产生剧烈的刺激作用,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心脏负荷,从而导致患者预后较差,且易导致患者死亡。有临床研究资料显示,冠心病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是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其中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紊乱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曲美他嗪作为临床上一类新型的抗心肌缺血类药物,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其突出的细胞保护作用可通过对线粒体长链硫解酶产生阻滞作用来实现。目前,已有研究报道指出,心肌最优化的能量代谢可成功改善因心肌缺血产生的临床症状,曲美他嗪正是通过对脂肪酸代谢过程进行组织以实现其药物作用。经药理试验证实,曲美他嗪凭借其独特的心肌细胞代谢调控作用,对脂肪酸J3氧化的线粒体酶长链.3.酮酰辅酶A-硫解酶产生独特的抑制作用,从而阻碍了脂肪酸β的氧化作用,不仅可有效改善缺血缺氧,同时可降低心肌能量代谢,促进心肌细胞能量对氧的充分利用。另外,曲美他嗪可显著降低自由基与内皮素的释放,对内皮细胞的功能产生显著的维护作用,不仅可缓解并延缓心肌细胞的凋亡,同时促进提高了心脏的收缩能力,增加了心排出量,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

本次研究对冠心病心力衰竭分别给予抗心力衰竭的基础治疗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Sv、LVEF、E/A均升高,LVDd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加用曲美他嗪后,患者心肌细胞在缺氧或缺血情况下能量代谢得到了维持。同时增加了冠状动脉血流量及血流储备,有效减轻了血管梗阻,从而达到了提高心输出功能,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各项心功能指标的目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可见,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曲美他嗪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对室壁张力给予有效控制。NT-proBNP作为一种主要通过心室分泌、心室壁张力增加促进释放的神经分泌激素,可产生扩张血管,拮抗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的作用,可作为评价左心室功能障碍及特异性的评价指标,大量临床研究资料显示,随着NT-proBNP水平增加,心力衰竭也不断加重。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血浆NT-proBNP降低,6MWT运动负荷增多,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曲美他嗪对于NT-proBNP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并可通过提高心功能,增加6MWT心臟负荷。另外,对比两组患者预后可知,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随访1年、2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加重再住院率及病死率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曲美他嗪可在有效改善患者心肌能量代谢的基础上,延长心力衰竭加重风险,延长生存期,预后较好。

综上所述,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各项心功能指标,降低NT-proBNP水平,促进预后,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延长随访时间以获得更加精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