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这个周末,番禺区落实广州市的统一部署,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在职党员回社区(村)参与卫生清洁服务活动,无论是在城市社区,还是在城中村,都能看到党员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清理居民区房前屋后卫生死角,捡拾绿化带、道路两侧等的烟头、垃圾等丢弃物,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除了这样一抹劳动之美,禺山大地上到处洋溢着文明之风。

城市美、乡村美;

河道水乡美,古韵文化美,

你我眼中的番禺区,

越来越美好。

垃圾分类:让环境更美

有“中国第一村”之称的祈福新邨不断创新垃圾分类宣传方式,根据祈福社区人员居住特点,社区的垃圾分类宣传制作的宣传资料全部使用中英文双语版,社区与祈福英语实验学校还共同组建了外国人志愿团队,让外国人参与并认可垃圾分类工作。

特别的方式带来很好的宣传成效,祈福居委会及物业管理公司出动1200人在15天内完成了整个社区共45364户的入户宣传推广,其中还有不少居住在小区的外国人。目前,整个社区的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声势大,效果好。

美丽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

中心公园绿意盎然,家风长廊鲜艳夺目,文化墙绘主题突出……番禺区石碁镇桥山村抓住乡村特色文化营造景观,如今美景处处可见,村民们足不出村,便可享受小区花园般的美好环境。

“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石碁镇桥山村致力于打造这样的美丽乡村。

草河村地处市桥河南岸、桥南街东部,东南北三面环水,西与蚬涌村接壤,种植着香蕉、花卉及蔬菜,村子三面环水,是典型的岭南水乡。2018年12月25日,草河村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现有5支志愿服务队伍共42人,活跃在乡村各个角落,提供志愿服务。

治污行动:水清了岸绿了

小小河涌安静流淌,一座大水车不停歇地转呀转,两岸一片绿葱葱。河涌里,清洁人员划着小船慢慢行进,用特制打捞工具清理水面落叶……番禺区大石街狮子涌南起珠江大石水道,北至105国道,全长1743米,流经大兴村、山西村、猛涌村区域。曾经河涌两岸乱搭窝棚,污水直排,河水发臭,随着治理行动的深入推进,如今水清了、岸绿了,两岸的百姓也乐了。

美丽风景:花满枝头

在番禺大道、亚运大道、市莲路、汉溪大道以及大龙街新水坑村道路旁,一排排高高的美丽异木棉树花满枝头条,粉红色的花景与蓝天相映成趣。与树木下摆放有序的车辆、来往忙碌的行人,构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一切如此美、如此有秩序。

满眼美景,正是幸福感的源泉之一。

生活之美:处处便利

近日,番禺区桥南街多个社区的显着位置出现了一幅幅“特殊”地图——“15分钟生活圈”便民指示牌。社区及周边“衣、食、住、行”等生活配套设施的相关信息一一展示在便民指示牌上,一目了然,获得不少居民的好评。

目前,桥南街辖内10个社区共15幅“15分钟生活圈”地图已全面“上线”,地图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实现便民服务和文明创建的有机融合。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肖桂来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王燕 肖桂来 通讯员 番文明 王汉文 温盛平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赵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