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38年,从厨师到餐饮管理者、食品研发师,再到粤菜烹饪教师,吴晓蓝不忘传承粤菜文化的初心。如今临近花甲之龄,他毅然参加日前举办的番禺区“粤菜师傅”职业技能竞赛,勇夺大赛冠军。

“我想通过参加该技能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世俗对厨师的偏见,鼓励学生从做一名工匠型厨师起,逐步提升到管理型、文化型厨师。”吴晓蓝说。

如今的“粤菜师傅”是越来越受到重视。11月22日在番禺区雄峰国际美食文化城举办的2019年广州国际美食节,为期10天,旨在更好地弘扬广州饮食文化,擦亮“食在广州”金字招牌,加快推进“粤菜师傅”工程营建。在美食节期间,主办方还会在现场举办“粤菜师傅走近美食节”系列活动。

扎根餐饮业30多年

吴晓蓝,毕业于有“粤菜师傅黄埔军校”之称的广州市服务行业中等专业学校粤菜烹饪专业。在这里,他奠定了坚实的粤菜基本功。毕业后,他进入广州宾馆做厨师,凭着扎实的粤菜基本功和勤思好学,很快从众多厨师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宴席菜式设计者。

“这个岗位既要懂厨艺、成本核算还要懂得菜式的搭配,设计的菜式还要有个好意头。”吴晓蓝说。

在广州宾馆工作8年后,吴晓蓝趁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出国热,远赴德国一家中餐馆当厨师。在那里,他感受到德国人对粤菜的喜爱,尝试着将西餐的制作技艺、食材融入粤菜制作过程中。

给他印象深刻的是德国中餐厅的快与慢,“国内一般一个师傅看一个炉头,在德国一个师傅看三个炉头,效率非常高;国内中餐厅的菜式会不断地变化,德国的中餐厅几十年都是坚持做传统的粤菜。”

潜心培养粤菜师傅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吴晓蓝教学的宗旨。他不仅教学生怎么做这个菜,还会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么做,鼓励学生从物理、化学、生物的角度去解释烹饪的道理。“厨理学好以后,可以从一个菜式衍变出多个菜式。”吴晓蓝说。

吴晓蓝在教学上对学生要求严格,他从原物料的选择、刀工、火候、摆盘都要求学生做到精益求精。学生们很乐意跟随这位大师傅学厨艺,觉得能学到真本领。

在生活上,他对学生就像一名“慈父”。他说,以前粤菜师傅很受徒弟尊敬,为了更好地学好技术,徒弟主动帮师傅干活,时常登门拜访,师傅倾囊相授,师徒关系融洽,他希望能将这种和谐的师徒关系传承下去。

宝刀未老勇夺冠军

原本功成名就的吴晓蓝,今年却不顾“身份”报名参加番禺区“粤菜师傅”职业技能竞赛,成为赛场上年龄最大资格最老的选手。

据介绍,番禺区就业训练中心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已经有11年历史。今年,由该中心承办的“番禺区‘粤菜师傅’职业技能竞赛”旨在推进厨师群体职业技能水平提升,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积极传承和弘扬“食在广州、味在番禺”的饮食文化精髓。

吴晓蓝说,社会上对厨师总有一种偏见,认为厨师文化低、工作又累又脏,他想通过竞赛让学生感受到做一名厨师也是非常光荣的。

在竞赛场上,他一路过关斩将,进入决赛,最终夺得冠军。决赛要求选手做三道菜,第一道是指定菜式菜远生鱼卷,第二道是以鸡为主材料的菜,第三道是自选菜。

第一道菜是菜远生鱼卷,这是一道传统的粤菜。吴晓蓝说,现在餐馆很少用生鱼作为原物料来做菜,竞赛时有些师傅对该菜品的要求还没有理解,造成菜软规格过长,鱼卷泡油油温过高或过低,造成鱼卷松脱,“这时就可以看出学好粤菜基本功的重要性。”

第二道菜吴晓蓝做了鲜橙百香麒麟鸡,这道菜由传统的柠汁煎软鸡改良过来,“柠汁比较老旧了,现在流行用水果健康搭配,我就选了百香果汁、香橙、芦笋搭配鸡。”吴晓蓝说。

第三道自选菜,吴晓蓝用凤尾虾作为原物料,凤尾虾用吉列炸法,颜色金黄,再利用盘龙的木架进行摆盘,凤尾虾里面还裹有芝士,整个菜中西结合、造型美观。

以传统粤菜为基础进行创新

吴晓蓝觉得比赛的菜一般都太复杂、价格高,很难传承下来,“如果一个菜不能落地,那怎么体现它的价值?”所以,他坚持用普通的原物料,以传统粤菜为基础进行创新。

他曾经创新了一个菜式“雪山咕噜肉”很受欢迎。咕噜肉是一个很传统的粤菜,年轻人不大喜欢,但加上雪糕、巧克力、坚果,口感丰富,先酸后甜、先热后冷、先脆后软,摇身一变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网红菜。

“粤海风水生,菜肴鲜嫩烹。师德徒秉继,傅技子承登。”赛后,吴晓蓝特意赋了一首藏头诗表达他对粤菜师傅的寄望。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肖桂来 通讯员 陈晓洁、番宣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王燕 肖桂来 通讯员 陈晓洁 梁毅明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彭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