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御生堂肿瘤专家黄俊:中医药与“颅内肿瘤”的治疗
广州御生堂肿瘤专家黄俊:中医药与“颅内肿瘤”的治疗
导读:颅内肿瘤的治疗是临床一大难题。那么,中医药能在该病的治疗中发挥何种作用?一起学习一下广州御生堂肿瘤专家黄俊的经验吧!
黄俊指明:颅内肿瘤分原发与继发两大类。脑胶质瘤占颅内肿瘤的50%,且恶性程度高,治疗难度大,手术与非手术的效果均不满意,应用中医药治疗,有时可以控制或缩小病灶,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潜在优势。
兹略抒临证辨治管见如下。
病机着眼肝肾亏虚,风痰瘀阻
广州御生堂黄俊表明:各种恶性肿瘤的发病,尽管病因和病理错综复杂,但不外乎气血郁结、痰凝湿滞、经络瘀阻、热毒内蕴、脏腑失调,导致气阴亏虚,热毒痰瘀凝聚,日久而呈癌块。
临床上往往表现有特定的症状,如身体某一部位的长期刺痛、胀痛,局部小血管紫暗显露,舌有瘀点、瘀斑,见到或触及身体某一部位的癌块,或凭借内窥镜、CT、磁共振等新技术,发现机体深部“幽隐之处”的肿瘤。
其病机关键在于痰瘀互结成为有形可征之实质病变,故多从中医的“癥积”辨治。
而颅内肿瘤又有其自身的特点,据其临床特征,还涉及中医学“头痛”、“眩晕”等病证。
根据肿瘤患者的整体状况和局部病变,多属正气不足,邪常有余,正如《医宗必读》所云:“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
肾主骨,骨生髓,脑为髓海,且肝肾同源,故颅内肿瘤患者主要表现为肝肾亏虚,且尤以气虚、阴虚、精血不足为著。
内因是其发病的基础,复加情志不和、外感六淫、饮食不调及劳逸失度,则诸邪乘虚为病,致使脑部的清阳之气失用,瘀血凝聚,络脉受阻,津液输布不利,壅结成痰,恶血与顽痰互结酿毒,积于脑部,日久更伤肝肾精血。
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则肝木又可化风,上扰清空,走窜经络。
脑为奇恒之府,正常情况下,清气上扬,而浊阴下降,若肝肾亏虚,风痰瘀阻脑络,则清阳不得上升,浊阴不能下降,出现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呕恶、视物模糊、视歧、睑废、言语不利、肢麻,甚则出现舌强、失语、抽搐、震颤、昏厥等症。
由此可见,肝肾亏虚、风痰瘀阻实为本病的基本病机。
治疗重在补益肝肾、化痰祛瘀
由于颅内肿瘤的病机特点为正虚邪实,且多以邪实为主,故治疗大法当扶正培本,补益肝肾,化痰祛瘀,祛除病邪,同时佐以熄风和络、解毒抗癌。
用药可选鳖甲、生地、天冬、杞子滋养肝肾;水蛭、山甲、川芎活血通络;白附子、僵蚕、蜈蚣、牡蛎化痰熄风,软坚散结;黄芪、葛根益气升清。
临证治疗要本着扶正与祛邪相结合、辨证论治与辨病治疗相结合、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相结合的原则。
广州御生堂黄俊表示:扶正祛邪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方法。
二者可以相辅相成,起到提高免疫功能、遏制肿瘤的作用,但应权衡其主次配药。
在辨证治疗的同时,尚需注意辨病用药,可选炙马钱子、漏芦、山慈菇、泽漆、白花蛇舌草以解毒、抗癌;亦可酌用虫类药物,如露蜂房、炙蟾皮、炙蜈蚣、炙全蝎等走窜搜剔之品。
现代药理研究提示,某些虫类药物能抑制肿瘤细胞的恶性生长,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及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是治疗肿瘤颇有前景的一类药物。
鉴于本病的病位在头,用药宜轻清向上直达病所。风为百病之长,风性上浮,头为人身至高之处,故对本病头痛眩晕的治疗,可用祛风之药,达到清上蠲痛的目的,如防风、羌活、葛根等。
此外,还应审度痰瘀互结的主次轻重及不同病理性质,选择相应的化痰祛瘀药。
专家简介:黄俊出身中医世家,现任诊于广州御生堂。其太祖父黄骥铖是黄氏第二代传人,清朝著名医学家,曾根据《内经》、《伤寒论》、《本草经》等古典医籍,著书立说,医名大噪,被召入宫,融合御医治疗和民间偏方奠基了黄氏医疗体系。黄俊更是自幼熟读古籍,备受熏陶,研究千种古方密法,另辟蹊径,利用中医辨证抗癌,同时充分发挥中医药对患者身体无任何毒副作用,让病人安心舒适的治疗,开创了中医中晚期肿瘤抑癌抗癌的神奇组方,在中医抗癌消瘤领域取得显著疗效。
黄俊在临床治疗上,坚持尊古行医,采用古法辨证,针对肺癌、胃癌、食道癌、肝癌、鼻咽癌、骨癌、乳腺癌、宫颈癌、淋巴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胆管癌、胰腺癌、肠癌等各种中晚期恶性肿瘤,定制专属个性化诊疗方案,坚持一人一方不动摇,贯彻落实中医经典传统传承,满足患者就诊目标,延长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