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四则
吴祖丽
1
回忆起来,我最初的荷花是在很小时候见到。那时候只知道好看,不知道好看在哪里,就像喜欢看红楼梦连环画,也是只知道好看,并不能领略好在哪里。
邻居王大妈是个非常精明能干的人,用母亲的话说,她是那种摔个跟头也要抓把土回来的人,家里家外,干净利落,会做各种面食,还会替人治疖子,记得好象用红纸制成捻子,用线缠紧,浸入香油,点着了,对着肿痛处轻轻吹火,如此三五次便消。记得有一回我脸上长了个疖子,就是王大妈泼的火,这里面什么原理,至今也没弄明白。
王大妈爱养荷,一池塘的荷花开在我们上学的路上,就像乡野里凭空掉下个仙境。那时候上学下学最好玩的是在路上,五六分钟的路程能走一两个小时,全被这些花啊草的牵绊着。
奶奶告诉我,再好看的花也不能去够,那是水怪变的。我笑她迷信,依旧折了树枝站在池塘边去够荷花,也够尚未饱满的莲蓬,王大妈的孙子叫小二子的,已经拖着鼻涕在大路上嚷起来了,我们赶紧轰地一下散了。
2
看过席慕容画的大幅的荷花铅笔图,含苞的,半开的,怒放的。非常简洁的线条,看似信手的勾勒,正因为这种简洁和信手,反倒让我感到说不出的美和震撼。
黑和白,有点冷和安静,正像早期的黑白电影,用冷和安静衬托艳丽,艳到了骨子里。
那时候也还小,十八九岁,明明是喜欢热闹的年纪,却告诉自己爱上孤独。周末的时候一个人揣着海欧牌相机辗转坐公交车去远郊,坐在荷塘边呆了一个下午,非常奢侈地拍了一卷荷花回来。
晚上独自在学校楼梯口的暗房里,比划着摄影课上新学的步骤,冲洗照片。浪费了很多药水,终于看到荷花在水里开出来。后来好象还在学校摄影比赛中获了个小奖。但是似乎也没有带给我更多快乐,那时候正在偷偷地喜欢着一个人,可是他正跟我最好的朋友谈恋爱。多么老套而俗气的故事。
至今我还保存着那张发黄的黑白照片,开得满满的荷塘。
3
刚结婚的时候,没有房子,租了人家一间私房。
男主人长着一种略显暴戾的脸,有班也不好好上,经常一连几天不着家,一回来就鸡犬不宁,喜怒无常,高兴起来给读幼儿园的女儿带很多零食,在院子里大声说笑,不高兴的时候就骂骂咧咧,很凶地吵架和打老婆。
女主人很有意思,无比沉迷言情小说。被他打得睡在床上,班都不能上,还在看言情小说,笑微微的,好象什么也没发生。
荷花荡刚有那一年,男主人某天从外面风风火火地回来,说是要带大家去看荷花,又上楼来喊我和陈姐一起去,热情得不容拒绝。
怎么去啊?
喏,我有车。
门外停着一辆吉普,车很破,一路响得像拖拉机,过了横桥,路坑坑洼洼的,又开得极快,几次差点陷到路边,我和陈姐坐在后座吓得气都不敢出,满脑门汗。
后来我们才知道,他连驾照也没有的。
但是那一天的荷花荡确实美,夕阳坠入地平线,西天燃烧着鲜红的霞光,红的白的荷花开得无边无际,晚风吹过,一片静谧。
4
我曾经工作过的单位有个安静的小院子,长满花草,最难忘的是几缸睡莲。
那时候我做一些文字和行政工作,也承担一些杂务。闲暇的时候,经常帮着门卫大爷打理一院子花草,得以从容记录莲花的生长过程。
三月添土,下种。
四月施肥,加水。
六月,一直要到六月,睡莲才有动静。
睡莲初生茎的时候,也不过像豆芽那么小,小心翼翼地从水面探出头来,盼到第一片叶子旋开身子,圆溜溜地坐在水面上。叶子一天比一天多,挤满了口大身矮的荷花缸。
七月,睡莲开始打朵儿开花,浅红、深红和蓝色,全是惊喜。
观荷最好是夏天雨后,雨珠落在荷叶上,亮晶晶的,风一吹,流光溢彩的。
睡莲花期很长,一直要开到十月,才会罢休。
十月观荷,不免感伤。三两枝断梗立在水面,像顾影自怜的女子,也像英雄气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