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自珍

【摘 要】 目的:分析临床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检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7例,均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并在应用期间给予患者护理干预,观察监测期间异常血糖发生情况,于监测第1d、监测最后1d时测量患者早餐前、午餐前、晚餐前及睡前的血糖水平。结果:67例患者中,发生异常血糖29例,发生率为43.3%。监测最后1d时各时段血糖水平均低于监测第1d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时,应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依从性,提升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护理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病,血糖控制效果对患者预后情况有着直接影响。临床上控制患者血糖时,低血糖的发生风险比较高,尤其在夜间,更容易发生无症状低血糖,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为一种新型的仪器,用于监测血糖,便于医生有效的掌握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的规律,并及时的发现异常血糖情况,科学的调整治疗方法,提升治疗效果。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时,还应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以提升监测效果。本院以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期间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并给予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7例,男36例,女31例;年龄47~77岁,平均(59.7±3.2)岁;病程1~23年,平均(10.6±3.5)年;1型糖尿病19例,2型糖尿病48例。纳入标准: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遵医行为良好,排除伴有急性、严重慢性并发症患者。

1.2 方法

1.2.1 动态血糖监测方法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患者3d,每天血糖情况记录480次,嘱咐患者将每天的进餐时间、进餐量、运动量等以日志形式记录。每天于早餐前、午餐前、晚餐前及睡前采集患者指尖血糖,对比每天的监测结果。

1.2.2 护理方法

心理护理:躯体疾病与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且复杂,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比较差时,病情会加重,病情加重后,会进一步加剧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属于新型仪器,患者对其并不了解,使用时可能会增加心理负担,护理人员应在使用前将其功能、作用等介绍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了解,消除患者的疑虑,监测期间,多与患者沟通交流,针对患者具体的心理表现、担忧问题等,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指导,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1]。(2)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情况:经常检查软针的插入位置,确保位于皮下部位,严密观察软针的固定情况,预防脱出,通常,穿刺完成后,穿刺部位利用2块3M胶布固定,同时,导管也需良好固定,于患者外衣口袋或腰间部位固定仪器。(3)加强健康教育:监测期间,患者的参与及配合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将相关的配合事项、参与事项等告知患者,并将具体的配合与参与方法讲解给患者,便于患者理解,并提升患者的主动性,提升监测及治疗效果[2]。

1.3 观察指标

观察监测期间患者异常血糖的发生情况,低血糖是指随机血糖低于3.9mmol/L,低血糖发作时如未伴有典型症状,则为无症状低血糖;高血糖是指空腹血糖在7.0mmol/L以上,或餐后2h血糖在11.1mmol/L以上。对比监测第1d时、监测最后1d时患者早餐前、午餐前、晚餐前及睡前的血糖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以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异常血糖发生情况

67例患者动态血糖监测均顺利完成,期间,发生异常血糖29例,发生率为43.3%。其中,发生低血糖患者27例(有症状6例,无症状22例);发生高血糖患者2例。

2.2 监测第1d、监测最后1d各时段血糖水平比较

监测最后1d时,患者早餐前、午餐前、晚餐前及睡前血糖水平均低于监测第1d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在临床中比较多见,治疗期间需要严格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控制患者血糖水平过程中,较易发生低血糖,尤其夜间无症状低血糖,发生风险更高,采用传统指尖血监测血糖水平时,发现无症状低血糖的难度比较大,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3]。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为专门的监测血糖水平的仪器,应用此种仪器后,血糖信息可从点、线到面的获得,同时,可降血糖漂移变化、波动趋势揭示出来,将各时段患者的血糖水平客观的反应出来[4]。此外,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将血糖控制期间的低血糖情况发现,可指导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监测期间,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但由于患者对此仪器并不了解,需要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增加患者该仪器的认知,了解配合要点,提升配合程度,并在监测期间严密的观察监测情况,预防软针脱出、导管固定不善等不良事件地发生,提升监测效果及血糖控制效果。

综上,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时,需要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干预,以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锐.1例新生儿糖尿病患儿动态血糖监测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4,16(24):3069-3070.

[2]张丽娟.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12(02):235-236.

[3]秦文湘,李淑华,黄连意等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和心理疏导在糖尿病个体化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11(20):1952-1954.

[4]孙莹.血糖监测系统应用于糖尿病治疗52例的护理[J].现代养生,2016,10(0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