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和595nm治疗抵抗性鲜红斑痣的临床效果及分析
严晓雪
【摘 要】 目的:了解CO2和595nm治疗抵抗性鲜红斑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份来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鲜红斑痣患者850名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年龄在10岁以下的有效率为83.4%、10~20岁的的有效率为78.2%、21~30岁的有效率为60.8%、31~40岁的有效率为47.5%、41~50岁的有效率为31。8%.4%、51岁以上的有效率为20.5%。浅红型的总有效率为84.7%;鲜红/紫红型的总有效率为83.9%;增厚/结节型的总有效率为64.7%。以上数据统计精度p<0.05。结论:CO2和595nm治疗抵抗性鲜红斑痣是一种治疗效果好、无不良副作用的治疗方法。本次的研究说明了越早接受这种治疗的患者治愈率越高。它对浅红型、鲜红或紫红型抵抗性鲜红斑痣有效著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595nm CO2 抵抗性鲜红斑痣 临床效果
抵抗性鲜红斑痣的治疗方法比较多,比如常见的治疗方法为同位素治疗、冷冻治疗、激光治疗、高频电刀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本院应用CO2和595nm治疗抵抗性鲜红斑痣,临床效果较好,现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份来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鲜红斑痣患者850名。其中男性患者350名,女性患者500名。患者最低年龄年龄45天,最高年龄62岁,平均年龄(18.75±4.31)岁。皮肤患处病状描述如表1:
向患者介绍了CO2和595nm治疗抵抗性鲜红斑痣的临床治疗的原理、疗效、治疗历史、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后,经患者和家属同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后开始接受治疗。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设备
应用美国Candela公司生产的Vbeam脉冲梁料激光仪。参数设置为:波长595nm,脉宽0.45~40ms,参量密度7.5~2.5J/cm2,光斑大小可设置为3×10nm、5×10nm、7×10nm、10×10nm、DCD设置为动态冷却,发射时间20~100ms,间隔时间10~100ms。
1.2.2 治疗方案
治疗前,涂复方利多卡因软膏于患者的患处,封包0.5~1h。医师与患者戴好护目镜后开始治疗。医师依照、患者的年龄、肤色、皮肤性质、患者部位、病患程度选择最适合的参数。应用激光垂直治疗射破皮肤,让破损的皮肤呈暗红或暗紫色。医治行扫描治疗时重叠部分应<10%或不垂叠治疗,如皮损较后可二次治疗。治疗结合后为患患者冰敷创口。嘱患者应用红霉毒眼膏涂擦双目,一日最多三次,共应用两日。隔1~1.5月再行CO2和595nm治疗,共需进行5次治疗,如患者呈现伴色素沉着病状则治疗延续。嘱患者在2d以内患者不可见水,治疗期间患者需避免抓碰患处、不得抽烟喝酒、吃强烈刺激性的食物、不得服用活血药物、不得做面部护理、不得进行激烈的全身运动,出门需防晒,患者如在高温时段出门,要打遮阳伞或戴遮阳帽。
1.3 评估方法
1.3.1 评估时间
治疗前患者应用一人一机、同一光源、同一角度的方法拍摄患区,拍摄的照片作为评估的依据。每者治疗前、后均需拍摄照片,作为档案记录。
1.3.2 评估标准
(1)评估等级
应用God的标准评估。评标的标准为皮损90%以上面积消退为完全有效;皮损61~90%面积消退为显著有效;皮损30%~60%面积消退为治疗有效;皮损<30%的面积消退为无效;如皮损M30%并出现了并发症为恶化。
(2)评估年龄
了解CO2和595nm治疗抵抗性鲜红斑痣对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影响。将患者分为10岁以下、110~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51岁以上这六个年龄段。
(3)评估皮损类型
了解CO2和595nm治疗抵抗性鲜红斑痣治疗不同皮损类型的治疗效果。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统计
年龄在10岁以下的有效率为83.4%、10~20岁的的有效率为78.2%、21~30岁的有效率为60.8%、31~40岁的有效率为47.5%、41~50岁的有效率为31。8%.4%、51岁以上的有效率为20.5%。以上数据统计精度p<0.05。
2.2 不同皮损类型的治疗效果数据统计
从表3可以看到浅红型的总有效率为84.7%;鲜红/紫红型的总有效率为83.9%;增厚/结节型的总有效率为64.7%。以上数据统计精度p<0.05。
3 讨论
CO2和595nm治疗抵抗性鲜红斑痣是一种利用光热解原理,不损伤皮肤的表破组织,灼伤表皮内畸型血管,实现色素矫正的一种治疗方法。它的作用对象为靶色基中的氧合血红蛋白。该种治疗的方法波长、脉冲均符合生物学原理,在治疗时配置动态喷射冷却装置DVD,能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前提下破坏畸型组织。这是一种治疗效果好、无不良副作用的治疗方法。本次的研究说明了越早接受这种治疗的患者治愈率越高。它对浅红型、鲜红或紫红型抵抗性鲜红斑痣有效著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任杰,陈德福,王颖,顾瑛. 鲜红斑痣光学测评技术的研究进展[J].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13(04)
[2] 张歌,杨建申,陶宇,郭金华. 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2978例[J]. 实用医药杂志. 2012(11)
[3] 苑凯华. 鲜红斑痣的激光治疗研究[J].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