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博琴 李卫中 张志刚 曹三宝

【摘 要】 咳嗽是临床常见门诊就诊主诉症状之一,秋、冬、春季节更是十分常见,且多误诊误治[1]。多达80%的亚急性、慢性咳嗽患者被当作“慢支炎或慢性咽炎”诊治,导致多种抗生素和镇咳药滥用,引起多种不良反应,这一状况在西北县级基层医院尤其突出。近年通过文献[1-4]学习和临床实践,选择我院内科门诊以咳嗽为主诉的亚急性、慢性咳嗽1286例进行临床总结分析,以期提高咳嗽的临床诊治水平,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县级基层医院 亚急性咳嗽 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病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来源于普通内科门诊2014年1—12月17863例在普通内科就诊病例中以各类咳嗽为主诉的患者1816例,其中符合亚急性、慢性咳嗽标准的患者有1286例,占咳嗽就诊者70.8%。

1.2 方法

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诊疗标准和程序[2],以重点突出病史,物理检查鼻、鼻旁窦、咽喉和心肺,胸正、侧位X线片,颅克瓦氏位DR片,血常规检验等进行病因诊断,采用咳嗽症状积分表评判病情。部分病例采用上颌窦、肺CT检查,部分病例通过复诊或随访确诊或修正诊断,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及临床诊治记录常规汇总,采用SPSS16.0软件数据分析,P<0.05差异有显著性,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年龄、性别等构成比

1286例咳嗽患者中,男性783例,女性503例,性别比为3:2,年龄14~78岁,其中14~23岁346例,24~33岁318例,34~43岁256例,44~53岁168例,54~63岁102例,64~78岁96例,尤以14~43岁患者最多(902例),占本组病例70.1%。

2.2 亚急性、慢性咳嗽患者病程比较

亚急性咳嗽789例,病程:3~4周内321例,4~5周以内162例,5~6周以内182例,6~8周以内124例;慢性咳嗽497例,病程:8~10周以内231例,10~12周以内118例,12~24周以内87例,24周以上61例。

2.3 家族史

亚急性咳嗽患者中,父母有类似病史者311例,亲兄妹姐弟有类似病史者412例,直系亲属中有明确慢性鼻炎、鼻窦炎和慢性咽炎病者562例,慢性支气管炎者102例,哮喘与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89例。慢性咳嗽者中,父母有类似病史者286例,亲兄妹姐弟有类似病史者253例,直系亲属中有明确慢性鼻炎、鼻窦炎和慢性咽炎病者363例,慢性支气管炎者134例,哮喘与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103例。

2.4 亚急性、慢性咳嗽患者临床特点及咳嗽程度

2.4.1 咳嗽特征及伴咳痰情况:以半声咳伴咽部粘痰或异物感者312例,干咳或仅少许白色粘痰者516例,咳嗽并痰多者86例,自感喉部溢痰者86例,咳嗽伴痰黄稠且较难咳出者56例,刺激性呛咳并成串咳嗽61例,间断咳血、痰中带血56例,进食热辛辣汤水食物如面条汤时咳嗽198例。

2.4.2 咳嗽伴发症状:咽喉痒、鼻塞、鼻涕多及流清或黄稠鼻涕者 431例,头痛、头昏者231例,咳嗽时张力性尿失禁者204例,胸背痛者126例,渾身痛者123例,咳嗽时明显头晕者112例,咳嗽晕厥者11例。

2.4.3 咳嗽程度:首诊时记录咳嗽症状积分评分,日间积分加夜间积分等于总积分,记录总积分情况见表1。

2.5 临床常规检查结果

亚急性咳嗽798例患者中,物理检查阳性453例,依次为鼻通气不佳,咽喉红赤,充血明显,扁桃腺轻、中度增大,咽后壁铺路石样增生,双颧弓面颊部压痛,肺部望、触、叩及听诊异常。X线胸部正、侧位片提示患者双肺纹理增粗798例,胸腔积液26例,双肺下野炎性改变25例,肺间质纤维化改变23例,浸润性改变提示肺结核19例、肺占位性病变11例。颅克瓦氏位DR片提示双上颌窦炎性改变、鼻甲增大和鼻中隔偏曲564例,并上颌窦囊肿25例。 CT平扫提示上颌窦炎15例,上颌窦囊肿23例;肺部CT平扫提示肺结核12例、肺占位性病变19例。血常规化验:正常487例,白细胞计数增高128例,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105例,白细胞低于正常值78例。

慢性咳嗽患者497例中,物理检查阳性353例,依次为鼻单侧或双侧通气不佳,鼻甲肥大,咽后壁铺路石样增生,咽喉红充血,扁桃腺轻、中度增大,双颧弓面颊部压痛,肺部望、触、叩及听诊异常,上腹部、剑突下压痛。X线胸部正侧位片提示双肺纹理增粗465例,肺气肿123例,双肺下野炎性改变18例,肺间质纤维化改变33例,浸润性改变提示肺结核5例,肺占位性病变18例。颅克瓦氏位DR片提示双上颌窦炎性改变、鼻甲增大及鼻中隔偏曲403例,上颌窦囊肿15例; CT平扫提示上颌窦炎35例,上颌窦囊肿3例;肺部CT平扫提示肺结核34例,肺占位性病变12例。血常规化验:正常287例,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86例,白细胞高于正常值63例,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61例。

2.6 病因诊断

2.6.1 亚急性咳嗽798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354例、感染后性咳嗽104例、心因性咳嗽83例、胃食道反流病76例、上呼吸道感染54例、慢性咽喉炎3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下呼吸道感染25例、肺结核、肺占位性疾病21、原因不明例17例。

2.6.2 慢性咳嗽497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31例、胃食道反流病75例、心因性咳嗽67例、咳嗽变异性哮喘53例、慢性支气管炎41例、肺间质纤维化16例、肺占位性疾病5例、原因不明9例。

3 讨论

在西北乡村,咳嗽被普遍认为“感冒”,部分患者自购抗生素及多种镇咳化痰药物治疗,当迁延不愈时才至县级医院寻求进一步诊治,本组亚急性、慢性咳嗽占咳嗽就诊者的多数表明了这一状况。以咳嗽病程划分界定的急、亚急性、慢性咳嗽在临床实践中易受医患主观因素与患者就诊及时与否及病史采集的质量等因素影响,如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多在亚急性期就诊,部分在慢性期就诊,故亚急性与慢性咳嗽适应同一诊疗程序。咳嗽反射感受器分布以上气道为主,情绪与植物神经功能是该反射的扩增因素,心因性疾病及胃食道反流病等心身疾病是是咳嗽诊治不可忽视的部分,肺结核及肺良恶性肿瘤占本组中的少数,但危害较大,故在咳嗽的诊断中不可忽视常规检查。通过提高病因的诊断水平,方可予以确切的治疗,本组病例临床分析报道仅为初步探索基层诊疗咳嗽的思路与经验,还需深入细致的临床工作方可提高亚急性、慢性咳嗽的诊治水平。

参考文献

[1]钟南山.努力提高中国慢性咳嗽诊治水平[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 )4:291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738-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