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微博上、朋友圈里都被一位叫程英武的上海医生刷屏了,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人民网等众多媒体都发出悼念他的微博,相信你一定见过。

痛心!

#上海49岁医生坐诊时发病离世#

程英武,大众以前很少听过的名字,因为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依然把救死扶伤进行到底的精神,被很多人所熟知。

昨天(8月18日),他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宝兴殡仪馆举行。不少网友也在微博上表达了惋惜之情。

#网友评论#

菇liang-我不是80后:唉,压力太大啊。走好吧

放学有种跟我去小卖部:忠于职守,一心为民。救死扶生,热心为民,走好

布兰加波儿:哎,天妒英才吧,这辈子辛苦了,好好休息吧

泊舟无岸:医者仁心,纵使有个别不好的现象,也请相信大部分医生

看完之后,小海心情也很沉重。因为,看倦了的医患关系紧张的新闻,我们是有多久没有因为一个医生的救死扶伤而集体感动了?

用生命诠释救死扶伤

程英武教授,在推拿领域有着多年的临床经验,他临床与科研紧密结合,把科学研究成果用于临床,因此他担任推拿研究所所长以来仍然坚持坐诊,每周在岳阳医院出诊2个半天。

程医生所在的医院

一般他半天门诊6小时可以看16-17个患者,其间还要帮患者推拿,经常看不完,但他对待每一个患者都很仔细。不仅如此,作为博士生导师,他还很认真教学生推拿知识,就连指导论文时都经常一字一句地推敲。

程医生生前出席某活动宣传推拿技术

8月16日上午正好是他的出诊时间,由于此前两天出差去外地讲课,周一(15号)本就身体不适休息了一天的他,仍要坚持出诊。

“他说不能随便听诊,会让患者白等。”程医生的同事朱清广说。

可是,平常没有疾病史,血压偶尔偏高,患有颈椎疾病,长时间坐诊时常头晕但会打太极来缓解的他,却出事了。

10点50分时,突然听到隔壁有学生们喊“程所长晕倒了”,随后经历了多方抢救,最终在12点30分因抢救无效去世。

用医者仁心来当医生

原本以为,推拿技术对于中国来说是独一无二的,这方面的中医研究理论也是超前的,但程英武教授却从不放弃将西方技术糅合到中国推拿技术中去,让中国的推拿走向国际。

不过,和这些实打实的医术相比,更闪耀的其实是他的“医者仁心”,他永远把患者放到第一位。

身为所长,大可以让其他医生出门诊,但他却一直坚持每周出2次门诊;凭借资历,他完全可以开特需门诊,却因为特需门诊需要200元一个号,专家门诊只要几十元,害怕增加患者负担而一直坚持看专家门诊。

什么是好医生?这就是,有仁心有仁术。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人对程英武教授肃然起敬的原因。

真心祝愿他,天堂一路走好!

我接力!尊重医护人员从我做起!

他们,其实很累

看看程英武教授就知道,其实医护人员的工作没有那么轻松。一方面,为了抢救生命,加班做手术是常有的事,经常有累到在休息间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某些原因,医患关系紧张,使得医生自身的安全都收到威胁。

某医院医院原心外科主任,连做5天手术抢救患者后,过劳逝世!

广东省人民医院陈医生在家中造人持刀伤害,最终不幸辞世。

陈医生的事件你看见了,你没看见的这样的事情难道还少吗!

一边拼了命的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一边胆战心惊不知道自己哪天会踏上死亡线!这让本就很累的他们处境更尴尬了。

中国这个庞大的医护群体

你真的了解过吗??!

【第一张】

医学院学生的课程比一般大学生繁重

医生这个称号后面是多年的努力。

【第二张】

跨年夜,别人都在想如何欢庆,

她们忙到凌晨。刚做完两场急诊,

因为里面还有病人,不敢走开,

于是就蹲在鞋区囫囵吃了起来——

晚饭,不是夜宵!!

【第三张】

生病了,只能带病工作,

虽然这是不应该提倡的,

但没办法,由于人手少,

很多医护人员都需要带病工作。

【第四张】

时间就是生命,

在转运病人的车上,

护士进行紧张的胸外心脏按压。

【第五张】

忙了一夜的实习小护士,

只能挤在换药室的床上休息一会。

【第六张】

一名护士在两台手术短暂间隔时间里,

累的坐着睡着了。

【第七张】

抢救一个病人,

医生背后流下的汗水,

但事后该医生欣慰的说:值!

【第八张】

地震了,

麻醉医生第一反应是背起病人......

【第九张】

关键时刻,

众多围观人员中,

只有医生和护士冲了上去,

与其说是勇敢不如说是本能!

【第十张】

待孕期间坚持工作的医生,

她是“最美的医生妈妈”!

【第十一张】

这是来自美国的一张照片却也在中国医疗圈疯传,一位急诊科医生因为没能挽救一位19岁患者的生命,心痛地蹲在路边。其实,每位医生都或多或少曾有过这样心痛的时刻,只是你不知道。

【第十二张】

麻醉医生和插管患者的交流。

【第十三张】

医护用体温加热血液。

【第十四张】

麻醉恢复室气管拔管后的孩子,

管床的赵大夫看望他时,

孩子紧紧搂着他不放。

【第十五张】

图中不是大夫的孩子,

而是病房的小患儿.

因为老哭太粘人,

就一边抱着哄着一边干活......

【第十六张】

山东淄博市淄川区岭子镇双峪村,

60岁的孙凤莲给村民看病

已经坚持44年了。

【第十七张】

武警总医院原心外科主任王奇:

连做5天手术抢救患者后过劳逝世。

【第十八张】

洛阳中心医院心外科主任陈兴彭,

主刀一例高难度的手术,

连续工作了23小时,

最终圆满完成了手术,

累得在手术室就地休息。

【第十九张】

医院里最常见的画面,与死神争分夺秒

【第二十张】

最让国人感恩的照片,

非典战役中一共牺牲了33名医护人员,

把中国从一场瘟疫中挽救回来。

【第二十一张】

很多手术需要跪着完成,

不管时间多长,

操刀的医生都得跪着.....

【第二十二张】

为抢救一位羊水栓塞的产妇,

30余名医务人员大抢救,

历时12个小时,

终于将产妇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而医生却晕倒在手术台旁。

【第二十三张】

他们的吃喝拉撒是这样的......

别人吃大餐的时候,

他们吃的是这个.......

【第二十四张】

别人在睡觉的时候,他们还在这里......

【第二十五张】

医暴、医闹让他们如此伤心......

他们被逼成这样来上班......

【第二十六张】

一位患者留下遗嘱,

感谢曾经救治过他的大夫,

这一刻,他感动得泪流满面!

医患的共同敌人是疾病。我坚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医闹事件、恶劣情绪会得到控制,但我们还是希望大家在面对他们的时候,多一些尊重、耐心和善意。

我倡议:

尊重医务人员!

从我做起!

最后,麻烦您动动手指,

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力传递下去!

魅力上海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