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患者主要是外伤,此类伤害需要长时间的针对性治疗,治疗期间保证绝对的休息,而这必然会对正常的生活与工作产生影响。且患者忍受外伤的时候,心里也受到打击,尤其是严重的骨外伤患者,对患者身体和心理的伤害是非常明显的[1]。大部分患者在遭受到生理与心理双重压力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烦躁、压抑、抑郁等情绪,影响治疗效果。基于此,有必要在此类患者治疗期间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本文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骨科收治的25例患者。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骨科收治的25例患者。男16例,女9例,患者年龄为26-75岁,平均年龄为(42.3±6.7)岁。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将所有患者分为基础性资料并无差异的对照组和观察组。

1.2 方法

展开不同的护理模式,对照组常规化护理,观察组患者人性化护理。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步骤如下:

(1)生理护理。出现骨伤后,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均会发生很明显的变化,且不适感相对而言非常明显,自理能力明显不如骨伤前。面对这类患者护理人员有必要为其创造舒适系统的护理模式,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同时此类患者需要静养。护理人员应为其创造一个相对安静且舒适的休息环境,同时做好环境卫生护理,为患者及时更换药物。病房内定时通风,保证患者皮肤清洁。患者静养的时候,相对比过去活动受限状态表现突出。再起康复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为其展开必要的按摩护理,且指导患者日常饮食,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此加快肠胃蠕动的速度,同时告知患者高蛋白类物质有利于骨伤恢复。(2)骨伤多为外伤,且为意外伤。这种伤害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冲击,而且骨伤恢复本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非常容易遗留后遗症。甚至是残疾。患者出现骨伤后,如果处理不当会给患者产生非常大的影响[2]。基于此,必要的心理护理对患者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与情绪变化的基础上,护理人员有必要对患者展开心理辅导护理。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清楚患者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继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稳定其情绪。同时在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时候,注意态度和蔼,帮助患者梳理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及时巡视病房,注意患者情绪的变化,采用有效的方法引导患者转变心态,积极面对治疗,克服内心的恐惧、抑郁、烦躁等。(3)预见性护理。在为骨科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时候,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可降低临床护理风险,且指导患者如何采取措施预防护理风险的产生。骨伤患者卧床时间相对比较长,缺乏必要的身体运动,血管与神经很容易遭受到压迫,导致褥疮的发生率相对比较高。这时候护理人员就需要频繁按摩患者受压部位,并清洁床单和被褥。同时在患者手术后对于需要引流的患者,还应查看引流是否处于畅通状态,避免血肿压迫引起窒息。护理人员的预见性护理可降低护理风险发生。(4)综合护理。骨伤患者遭受创伤后,内环境失衡,身体素质交叉,并发症发生率提升。针对此,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健康状况,避免引发其他并发症。如存有肺部疾病的骨伤患者,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用手按压颈部气管,,促进呼吸道分泌物咳出,避免骨伤疼痛剧烈咳嗽,引起呼吸道症状。

2 结果

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在医学模式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临床护理模式也在发生变化。护理有效性对患者疾病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时间表明,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3]。针对骨科患者,必要的临床护理显得非常重要。骨科患者由于身体活动受限,且需要长时间的静养,恢复的速度相对而言比较缓慢。同时骨伤患者在忍受身体病痛的同时,还需要承受心理的折磨。基于这一点,通过护理人员全面的护理服务,可促进患者康复。在本次研究活动展开中,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骨科收治的25例患者。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2例,观察组1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可见护理人员在提供护理服务的时候,通过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内容,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