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安

1934年5月,著名愛国将领冯玉祥专程来到益都(今山东青州市)范公亭,凭吊古人。

他一进院门,就遇上一位十一二岁的英俊少年,那少年主动当起了他的导游。冯玉祥觉得这少年十分可爱,便弯下腰,抚摸着他红扑扑的脸蛋儿:“请问,小弟尊姓大名?”少年回答:“小字范马。”在交谈中,冯玉祥还了解到,少年姓马,因为热爱范大人范仲淹,就把“范”字写在他的姓前面,叫“范马”。

原来,这小范马从小就跟着爷爷在这里看护亭院,在爷爷的教导下,竟成了一位小学者。爷爷不在的时候,便由他接待客人。他感到,今天这位客人好像不同一般,就想让他留个字,好向爷爷交代。于是他说:“先生,求你留件墨宝,行吗?”冯玉祥满口答应:“行,敝人献拙了。”说着来到案前,铺开宣纸,拿起狼毫,饱蘸浓墨,工工整整写下了两行隶书大字:

兵甲富胸中,纵叫他虏骑横飞,也怕那兵部尚书;

忧乐观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范文正公。

写毕,他含笑指着字幅:“小弟,请指教。”小范马煞有介事地揣摩了一阵:“字,写得很见功夫,极好。这文句,也不孬。”“‘也不孬,怎么解释?”“请问,范大人哪一年当的兵部尚书?”“这和范文正公一样,是他的谥号。”“何为‘谥号?”冯玉祥摆出先生为学生释词的样子:“就是有地位的人去世之后,朝廷追加于他的称号。”“那么,范大人当将军镇边的时候,是生前呢,还是死后?”冯玉祥心中暗暗一震:这小家伙还真是不可小觑呀!他刚要将这范马赞扬一番,又一想,倒不如先逗逗他,也好摸摸他的底,看他究竟有多大学问。

于是,冯玉祥又取出一张宣纸,提起笔,很快写下了两行字。然后将这宣纸往之前那字幅上面一盖,对联顿时有了改变:

兵甲富胸中,纵叫他虏骑横飞,也怕那龙图将军;

忧乐观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履霜秀才。

“小弟你看,这样如何?”

范马念着,思索着:“好倒是好,就是太文了。”

“是啊,一般人看不懂啊。”冯玉祥说着,用眼角斜瞟着范马。聪明机敏的范马哪能品不出这话的滋味儿?他把小腰儿一拤:“其实,这俩名词儿谁都晓得!范大人既是龙图阁的学士,又是大将军,所以称‘龙图将军;范大人喜欢弹琴,除了《履霜操》,别的曲子从来不弹,所以人们又称他‘范履霜——冯先生,我说得对吗?”冯玉祥欣赏着他的“演讲”,由喜爱变得钦佩了:“你真是一位小秀才!”“小秀才?”范马不满意地说,“我为你讲评了这么多时,称‘小先生也行了吧!”“叫你秀才先生,怎么样?”“不行!”范马郑重地说,“这是人们称呼范大人的……”

“好!有了!”冯玉祥“嚓”——裁下了对联的后半截儿,接上一幅宣纸,奋笔写出了8个字,使它又变成了这样一副对联:

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

忧乐观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

范马顿时拍着手叫起来:“好极了,好极了!西夏人称‘范小老子,这是对范大人又瞧不起、又尊敬。一反一正。和这‘秀才先生对应得太好了。算得上一副妙联!”“这还不是多亏了你吗?小先生。”“先生……”一直傲气的小范马,这会儿反倒红起了脸。

冯先生写完字后,不愿马上离去,又拉着小范马无忌无猜地叙谈了许久。

范马的爷爷回来后,从对联落款上看到这是冯玉祥将军题的词,欣喜万分,立即请石匠将题词刻上了石碑。现在还看得出,题词的最后几个字,与前些字有些不大一样。不过,写得更好。

(编辑 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