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谢菁竟然不恨他了,在知道他是爸爸的时候,她选择了原谅。谢菁对妈妈说:“我们不能扔下他不管,我想让他恢复健康。”谢菁告诉他:“我是您的女儿!”

小时候,她有一个当摄影师、拥有影楼的爸爸,但在她5岁那年,父母离婚,父亲抛弃了她和妈妈。她开始寄人篱下,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正因为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她奋发图强,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海外摄影师。与此同时,她一直憎恨着抛妻弃女的爸爸,发誓此生不想见到他。命运弄人,一次偶然,她发现被自己追踪拍摄了3个月的流浪汉,竟然是她恨了20年的爸爸。

10年悲怆,被抛弃的孩子在流浪

谢菁1985年出生在美国夏威夷檀香山,妈妈来自中国香港,名叫谢丽丽,爸爸来自韩国,在当地是小有名气的摄影师,有自己的影楼。在小伙伴面前,最让谢菁引以为傲的是她有一个摄影师爸爸。爸爸经常骑着自行车,带她到很远的地方吃新上市的美食,父女二人为彼此拍照,将生活中的点滴用镜头记录下来。很多次,爸爸爽朗地笑着说:“人生,必须不断地尝试!”这句话,深深地影响了谢菁的一生,也在她幼小的心灵埋下了“摄影梦”。可是在谢菁5岁那年,爸妈离婚了。谢菁哭喊着要爸爸,妈妈泪流满面:“爸爸都不要我们了,你还要他干什么?”爸爸在离家的前一天夜里,悄悄把一大包小熊软糖和零食藏在谢菁的枕头下。

爸爸走了,谢菁和妈妈的生活越来越拮据,只能靠妈妈做一些洗碗的工作挣钱糊口。没钱租房子,她们借住在亲戚家,那种寄人篱下的滋味让谢菁终生难忘。8岁时,谢菁被妈妈带回香港读小学。与经济上的捉襟见肘相比,谢菁最不能忍受的是来自小伙伴的歧视。那一刻,谢菁恨透了爸爸。自从爸妈离婚后,他就再也没出现过,甚至连句问候都没有。谢菁的内心渐渐堆积了越来越多的恨。甚至看到街头的乞丐,她都会诅咒爸爸得到上天的惩罚,流浪街头,居无定所。10岁那年,妈妈和表姐要到美国开一家干洗店,谢菁来到美国夏威夷。最困难的时候,谢菁跟妈妈甚至露宿过公园,在瑟瑟寒风中,互相取暖坚持到天亮。

谢菁2003年考取夏威夷大学经济学专业。因为热衷摄影,她组织成立了大学生摄影家协会。大学4年,谢菁将流浪者系列作为自己的拍摄主题,因为她觉得自己其实和他们没什么区别。她甚至觉得,在精神方面,自己的漂泊更“悲壮”。毕业那年,谢菁在夏威夷大学举行了大型摄影展《流浪者》,引起轰动。很快,她被一家知名杂志社破格录取为专职摄影师。2012年的一个夏日,谢菁下班途中,照例将车停在夏威夷檀香山乞丐聚集的地方。这一天,她发现了一名特别的老乞丐。在他使用的背包上,印有韩语(意为“摄影师”)。当天,她悄悄为老乞丐拍了80张照片。两天后,谢菁到街上拍照,出乎意料地在一家咖啡馆门口又碰到了他。于是,她又为老乞丐拍了很多照片。就这样,她对老乞丐断断续续跟踪拍摄了3个月。

一时惶恐,追拍的乞丐是爸爸

谢菁为这名乞丐取名“摄影师”。谢菁发现,这名流浪者敞开口的背包内,有时会露出几张摄影海报。谢菁下意识地察觉到这肯定是名有故事的乞讨者,她有了帮助他的强烈冲动。谢菁积累的关于“摄影师”的创作素材越来越多,并专门制作了配乐的幻灯片《流浪者》。这天,谢菁邀妈妈一起看幻灯片,书房里的灯关了,黑暗中“摄影师”出现在幻灯片上,一步步向她们走来。谢菁突然听到妈妈的哭泣声,很快,妈妈大叫起来:“天啊,这是造的什么孽啊!他是你爸爸!”谢菁“啪”的一下按亮电灯,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恨了20年的爸爸,怎么突然走进了自己的镜头?第二天,谢菁开车带着妈妈专门来到“摄影师”经常休息的桥下。谢菁竟然不恨他了,在知道他是爸爸的时候,她选择了原谅。谢菁对妈妈说:“我们不能扔下他不管,我想让他恢复健康。”谢菁告诉他:“我是您的女儿!”老乞丐一改往日的平静,发疯似的跑起来。谢菁试图追赶,没有追上。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个月,老乞丐见到她就跑。

如今的谢菁已经是颇有知名度的摄影师。24岁那年,她收获了浪漫的爱情,丈夫是美国人,他们生育了一儿一女,家庭幸福。爸爸的失而复得,也让她对感恩有了新的审视和理解。此后,谢菁每天清晨送完孩子上学,就会到街上寻找爸爸,给他买食物,试着和他交谈,尝试带他到医院接受治疗。两个月后,谢菁发现当她举起相机时,爸爸才会平静下来。有一次,老乞丐忽然说:“你这样调光圈,不对。”谢菁万分惊喜,她知道,爸爸已经慢慢地接受她了。这一刻,她盼了近两年。老乞丐拿过她的相机,熟练地调好光圈、焦距,对着谢菁“咔嚓”、“咔嚓”拍了两张照片。

往事如风,恩怨皆散归来是亲情

2014年春天,父女俩终于可以坐下来聊天了。然而,意外却在这时出现了。2014年10月6日,谢菁找遍了爸爸平日活动的几个地方,都没找到爸爸。在警察的帮助下,谢菁终于得到了爸爸的线索。原来,两天前,爸爸因为心脏病发作被好心人送到了医院。经过紧急抢救,他度过了危险期。医生进一步诊断后告知谢菁:“你爸爸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要想治愈,费用不菲。”接受系统治疗期间,谢菁的爸爸终于平静下来。谢菁依然像平时一样,用镜头记录着他的生活。为了打开爸爸的心扉,谢菁特意买来小熊软糖,仔细剥开,像只馋猫一样夸张地放在鼻子前嗅嗅,再迅速塞到爸爸嘴里。爸爸的眼神满是惊讶,他哆嗦着双手,反复揉搓着糖纸,用力咂着软糖,露出了幸福的微笑。爸爸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也愿意开口和女儿交谈了。“爸爸,您还记得檀香山的小影楼吗?”每天,谢菁都像教小学生一样,和爸爸追忆他们曾经共同的生活。一天,爸爸猛地从床上坐起来,嘴里喃喃呼唤着女儿的名字。谢菁紧紧握着爸爸的手,连连点头:“爸爸,是我,您的女儿!”父女相认,同病房的病友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谢菁唤醒了爸爸的记忆,也找回了遗失多年的父爱。2014年底,经过精心治疗,爸爸的精神病和心脏病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谢菁知道,爸爸要想康复,还要做更多的工作。她想到了妈妈。然而,妈妈躲避到亲戚家。一天清晨,谢菁被孩子们的欢笑声吵醒,只见爸爸正像只大乌龟一样,轮流驮着她的儿子和女儿。爸爸快活得像个孩子。早餐时,爸爸郑重地对谢菁说:“我想好了,找份工作,赚钱养活你妈妈。”谢菁为爸爸在夏威夷一家餐厅找了一份打杂的工作,还专门送给爸爸一款智能手机,悄悄地加了妈妈的。谢菁把和爸爸的现状分别拍成照片和视频,让爸爸每天发一些过去。第一天,妈妈没有回音。第二天、第三天,依然没有动静。第四天,妈妈终于忍不住了,打来电话,痛哭失声。一家人破镜重圆,生活重归宁静,溢满幸福。2015年7月,谢菁将拍摄爸爸的专题汇集为作品集《我的父亲》,在华人圈轰动一时。看着女儿摄影作品中衣衫褴褛的自己,爸爸说:“谢谢你,你把爸爸拍得真美!”

胡晓宇摘自《中外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