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四个月的赵小姐,要到产院建立孕产妇体检卡,没想到难度不小。她慕名前往国际妇幼保健院,却被护士告知:医院每天只建卡30人。次日凌晨5点,家人起早排队,幸运地排在30人以内,却发现忘带初诊证明;无奈之下,第三天只能继续早起排队等……

  赵小姐的经历,是申城众多孕产妇目前的写照。随着申城生育小高峰持续“走高”,排队生孩子、轮番“抢”病床,已成各医院产科的共有现象。近日,记者从红房子、国妇幼、一妇婴以及部分二级专科医院获悉:孕产妇人数只增不减,就诊环境人满为患,非但为患者带来不便,也给医疗服务提出诸多挑战。

  问诊人数“一路看涨”

  “扎堆生娃”现象,在申城几家三级医院尤为鲜明。

  有数据显示:红房子医院黄浦院区,月均登记初诊产妇达600至700人,接诊已达饱和状态;投入运行不久的杨浦院区,6月初诊登记人数为386人,7月已蹿升至488人,预计8月份仍一片“看涨”。一妇婴从今年5月起,月均接诊初诊产妇人数从480余名增至近800名,几乎翻倍。仁济医院产科床位70余张,年合理分娩人数约为2500人,但实际上已达3500余人。

  不堪重负的问诊现状,也已蔓延到部分二级妇幼保健院。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去年接生量为8558人,今年有望突破1万人。医院相关负责人称,按医院规模,7000人左右的分娩量较为适中,如今无疑处于超负荷状态。普陀区妇幼保健院,月均登记初诊产妇达300人左右,也较以往提高了30%左右。

  人满为患带来就诊不便

  从建卡到体检、从住院到生产,产科门诊人满为患,给准妈妈们带来诸多就诊不便。

  记者在一妇婴内发现,候诊区域座无虚席,周遭站立空间也基本“填满”。二楼病房区域内,上午刚出院空出来的床位,不到中午就有人住了进来;狭小的病区走廊里,也安置着数张临时床位,以应对不时之需。红房子黄浦院区,每日上午排队做产检B超者络绎不绝,排队取号加上候诊,常规产检时间起码两小时以上。而在不少医院产科,遇到如5月、6月等生育集中时段,个别产妇不得不面朝墙壁睡在走廊。

  各大医院产科“大爆棚”,适逢生育小高峰是最主要原因。自2006年起,申城常住人口出生人数 “节节高”:2006年为13.42万人,2007年16万人,2008年16.66万人,至2009年已达18.7万人。其次,选择来沪生产的外地孕妇连年增加;无论是著名的三级产院还是全市平均情况,外地户籍孕产妇约占总接诊量的50%,这一“涨势”还将持续下去。此外,随着医学发展、产检项目不断完善,准妈妈们频繁前往医院问诊,也人为增加了产科门诊数量。

${FDPageBreak}

  确保医疗质量须限号?

  面对庞大的接诊量,多家医院动足脑筋“消化”病人,有的医院索性实施限号。

  在国妇幼,每天初诊登记限挂30号。院长程蔚蔚分析说,限号是出于医疗安全考虑的合理举措。孕产妇从孕期检查到最后分娩,过程相当漫长,需要消耗一定医疗资源。目前,医院有核定产科床位180张,已无余地增加分娩床、扩充手术室,限制接诊孕产妇数量是为保证医疗质量,不然会“闯大祸”。限号的还有长宁区妇幼保健院。记者了解到,在满足长宁区户籍孕产妇的基础上,医院严格规定:外区县孕产妇初诊登记,每日限号15人。

  部分医院的限号之举,难为了孕产妇,也令其他产院压力倍增。一妇婴内,产科医生鼓励有条件的产妇尽量顺产,此举除了为产妇健康考虑,也能加快床位周转,毕竟剖腹产比顺产要多住两三天。仁济医院则每天加20张床,方可满足需求。

  多家产院负责人担心,就诊人数一味膨胀,势必将给医疗安全带来隐患。专家表示,除了限号等“消极策略”,政府部门及医院还应有更积极的措施,比如适当分流孕产妇、增加产科人才力量等等,以此应对持续走高的“婴儿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