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3.38亿,平均每周上网时间18小时……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最新统计报告不再是一片叫好,而是史无前例的指出了互联网的危害——网络依赖症在中国网民中盛行。

  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人们也确实感受到了网络带来的生活便利。CNNIC提供上海商报的调查显示,8成以上的人认为网上办事节省了时间,7成以上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就像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对身体和社会关系的危害。

  网络依赖症之亲人隔离

  随着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日益浸入,互联网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距离感即社会隔离也逐渐增大。与2008年末相比,感觉到互联网减少了其与家人相处时间的网民攀升了5.4个百分点,而由于使用互联网感觉更孤单的网民也增加了2.1个百分点。

  社会现象:

  “我一个亲戚的小孩,整个人都迷着打电脑游戏,不说话也不出门,更不运动,我们都担心他再这样下去会变傻。”网友肖兰颇有感触。

  “他连吃个饭都要端到电脑前,一天说话不超过5句,再这样下去人都快变傻了。”

  如果说这样的例子有一些极端,白领王小姐家的情况就非常普遍了。一家三口人,倒有4台电脑,大家下了班后,早早吃好晚饭。一人一台电脑,自顾自上起网来。“现在爸爸妈妈吵架也少了不少,反正各管个呗!”

  后遗症:

  看看你身边,是不是剩女越来越多?原因有很多。其中一条就是,越来越多的男人宁可上网,过过虚拟日子,而不要结婚。不懂交际,沉迷电玩动漫的“宅男”越来越多。澳大利亚基因研究专家詹妮弗·格雷夫斯今年5月曾语出惊人——人类将迎来女性社会,男性群体将最终灭绝。虽然那是500万年以后的事,现在看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网络依赖症之逃避社会

  调查显示,有16.4%的网民一天不上网就感觉难受,也有17.4%的网民觉得与现实社会相比,更愿意待在网上。一个可怕的数据是,平均每6个网民里有1个有上网成瘾的倾向。

  那些不愿意接触社会,却更愿意呆在网上的人,其实是选择了一种“无奈的、回避社会”的道路。而这种症状在低年龄网民和低收入弱势群体中愈加明显。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农林牧渔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等人上网的原因常常是为了回避现实社会。

  相对来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企业管理人员等上网,更多的是出于个人爱好和生活需要。

  社会现象:

  一些学生由于在学习上经常遭受挫折,得不到家人、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为宣泄心中的苦闷,逃避现实,往往在网上寻求安慰和刺激……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视互联网为自己惟一的“知己”,把网络当做解决抑郁等问题的工具,这样反而会进一步加剧抑郁心理。

  后遗症:

  通宵达旦泡在网上,加上日渐沉重的心理负担,往往使网民们出现头痛、消化不良、便秘、头晕和不明疼痛等症状,在网民中食欲不振和睡眠障碍也特别普遍。即使有些人能够获得充分的休息和睡眠,但大部分时间仍然感觉疲倦。抑郁症状和网络依赖长期形成恶性循环,积累越久,对网民的伤害可能会越严重。在青少年网民中,家中有电脑并有自己独立房间、单亲家庭或亲子关系不和谐的孩子网络成瘾的比例较大。

  网络依赖症之网络骂骂族

  力拓四名员工被国家安全部们带走后,网民们大骂“汉奸”、“买办”,湖南卫视举办的“快女评选”中几位评委和歌手都被骂得狗血淋头,从外表长相一直骂道言谈举止,难怪一位选手委屈的哭诉:“批评可以,不可以侮辱人!”互联网已经催生出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见不得别人好,谁出名,谁就被骂,而且骂的不分青红皂白,骂得粗俗不堪。

  其实,这是一种借机发泄不满情绪的心理问题。此次调查发现,在互联网上发表意见的人中深入分析发现:年龄越高,学历越高,收入越高,在网上发表意见的比例越低;从职业身份分析,中小学生比大学生在网上发表意见的比例更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产业服务业工人比企业公司管理者发表意见的比例更高。

  网络在促进网民关注和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81.7%的网民表示上网以后,比以前更关注社会事件,较2008年提升了4.8个百分点。

  社会现象:

  一个著名大学的副教授发现网上有一篇指名道姓骂自己的帖子。这个题为“烂人烂教材”的贴子,称“明天要考陈某某的课……陈某某果然是个猥琐人,从他写的书可见一斑,没有任何逻辑性可言。”

  指名道姓地骂别人为“烂人”、“猥琐人”、“简直就是流氓”,这种情况在网上屡见不鲜,用词低俗、伤人尊严。互联网已经催生了一批网络骂骂族,有时他们根本不认识对方,却将别人骂得一文不值,以此获得心理平衡。

  后遗症:

  “网上有的是现成的骂人宝典。”宝典里面通常每个页面里有数千条骂人语句,几乎每条语句都充斥着整段整段低级淫秽、不堪入目的内容。

  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胡守钧认为,城市文明也应包括网络文明。尽管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任其发展却会影响现实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