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中,有多少夜晚,你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担心着着明天的工作、担心着月底的房租、担心着孩子的学习……毫无睡意。依靠安定强迫自己睡去,毫无质量的睡眠没能带给你应有的状态,无论是体能还是精神都被持续消耗、碾压。

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爱发脾气,暴躁和易怒常常伴随着你,甚至身体上也出现了很多莫名其妙的症状,头疼、胃肠不适、位置不固定的胸腹胀痛、仿佛胸口咽喉有一口气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

西医各种化验结果指标均正常......

 

 

中医告诉你,你“郁”了,是“肝郁”,因为压力太大了......

2022年伊始,我们一起了解“肝郁”,共同寻找化解“肝郁”的一剂良方。

郁,肯定不是抑郁,那又是什么呢?

提到“郁”这个字,很多人会想到抑郁症,但中医的“郁”另有其意。中医之“郁”强调的是人体气机不畅的状态,即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导致身体的有用物质不能随着气的运行输送到身体各处。气机不畅带来的“郁”,不仅有心情烦闷、易怒等情绪症状,还会伴有躯体症状如胸胁胀痛、少腹不适、多发结节等。所谓“郁生百病”就是这个道理。

 

 

 

 

《丹溪心法·六郁》中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万病不离乎郁,诸郁皆属于肝”,认为郁证的发生责之气血失和,与肝相关。肝的主要功能有两方面,一是“藏血”,即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二是“疏泄”,是帮助调节体内气机。肝相当于一个“交通枢纽”,通过调节作用,保证各个脏器气血通畅、运行正常。若肝失疏泄,则气机滞而不通,形成“郁”,由“肝郁”而“气滞”。可见,气机的关键在于肝。肝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肝郁,不仅仅是肝出现问题

《古今医统大全•郁证》指出:“郁为七情不舒,遂成郁结,既郁之久,变病多端。”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发病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涉及心、脾。常见肝郁气滞、心神失养、心脾两虚、肝肾阴虚等证候。临床以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较为常见。

 

 

 

 

腹泻、便秘和消化不良都是消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器质性病变通过胃、肠镜检查可以发现病变,但“功能性肠胃病”只能通过缓慢调理得到缓解。中医认为,功能性肠胃病的关键是肝郁。肝气郁结影响的不止是肝本身,更会损伤全身脏腑,其中最易受肝郁影响的是脾胃。脾主运化,食物要靠脾的作用转化成对身体有用的营养物质,并向全身各个器官运输。脾胃的功能出现问题,就容易产生功能性胃肠病。此外,这种肝郁脾虚的状态是肿瘤的温床,脾虚后,痰湿会顺着肝经行走,在各个器官聚结,形成各种结节,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等,有癌变风险。所以,对于肝郁脾虚的问题要提高警惕,尽早解决。

疏肝,才能从根源上化解肝郁问题

该如何应对肝郁呢?历代医家均以疏肝为治疗原则,疏散肝中郁结的气,达到畅调的效果,汇集了疏通、条达、升发、畅泄等生理功效。

宋代医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名方“逍遥散”,是流传至今著名的疏肝健脾方剂。

因肝郁导致失眠的人,还应进行安神治疗。汉代名医张仲景在其著作《金匮要略》中特别记载了一道治疗此病的验方,名为“甘麦大枣汤”,以疏肝为治本,以安神为治标,标本兼治,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这些传世名方都流传了上千年,经过一代代中医学习、改进和验证,时至今日仍在使用。有医家将“甘麦大枣汤”和“逍遥散”这两道古代名方合二为一,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患者的病情进行改进,研制成功了一种可以治疗肝郁疾病的中成药,也就是现在临床上经常使用的解郁丸。

 

 

 

 

此外,调节自身情志(尤其是伴有情绪异常的患者),保持积极乐观而又平和的心态,避免积累压力,养成规律作息及饮食习惯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肝郁是很多现代常见疾病的重要病因。如果长期出现情绪低落、失眠多梦、胸腹胁肋胀痛等表现,应该尽早找寻专业的中医医师看诊,及时用药,从根源上解决肝郁问题。(神经时讯 高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