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威海昆明等地出现不同程度血库告急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南京的朱先生最近因为髋关节肿瘤,住进了医院,就在手术的前一天,他突然接到通知:医院库存的A型血小板不够,手术无法如期进行,而近来在全国各地,和朱先生有着相同遭遇的患者不在少数。
据媒体报道,目前昆明、北京的血库库存仅为正常值的一半;青岛A型和O型血液库存均低于最低警戒线;就连血液储备相对充裕的广州,也只够使用7到10天,“血荒”这个词再度进入了公众视野。
在山东威海,今年入夏以来,血源持续告急,每个月都会出现血液偏型或告急现象,这种情况是历年来最严重的。近期威海市各大医院除AB型血库存正常以外,其他血型库存量急剧减少。威海市中心血站献血办孙红霞主任无奈的说,O型血最低的时候剩不到100个单位,仅够维持3、4个大出血的病人。
在江苏,今年“血荒”现象频频发生,继春节、夏季血荒之后,本周开始,南京一些医院陆续接到第三波“限血令”,多家医院的病人不得不面对因缺血而延期手术的无奈。血液专家介绍,这是江苏近十年来最严重的“血荒”。而一些手术血液需求量较大的患者除了发动亲友“互助献血”之外,只有干等。
患者:从安徽来的,等了半个月了。就是缺血,急哎。
在云南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一位来自昭通的女性患者手术需要输血1200毫升,由于院方最多只能提供600毫升血液,她的手术已经推迟了6次。自今年7月以来,昆明血液中心血液供应频频亮起红灯,许多医院不得不将部分择期手术或需要大量血液的手术延期。昆明血液中心主任杨通汉说昆明遭遇了近年来最严重的“血荒”。
杨通汉:昆明地区200多家医院所有的择期手术暂时可以往后推的,基本上手术都已经停了,不得不马上做的,我们仅仅满足这些急症手术的需要。
王宁武:大的方面来说,一个就是献爱心的一些举动被人忽略,甚至出现人与人之间不信任的一些现象;另外还有网络和报纸等登的一些文章对献血起到副作用,比如“血浆浇花”的事,老百姓看了,对我献了血以后我血液这么处理感到非常遗憾,不可能做深度了解,有可能就误解了;第三方面这两年医疗事业的发展很快,医院的用血量增加。
与医院血库告急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各地血站的采血困难。我们都知道,血库的主要来源是公民的无偿献血,究竟是什么阻碍了大家的献血热情?我们来看看民众的真实想法。
民众:我献过血,当时学校组织的,同学们都去我也去了,感觉还挺好的。
民众:我没有献过血,因为我怕不卫生。
民众:我献过血,可献完后我觉得应该当单位给予适当的假期休息。
民众:我没献过血,因为采血点不太好找,然后就是听说过“血浆浇花”的事,怕医护人员不正规。
杨宏山:一方面来讲,对于无偿献血者我们要做对他补偿的机制。我们要看到,我们国家在推进无偿献血路走了很长一段路,但是在这一过程当中,对于无偿献血者如何建立一种比较有效的补偿机制来提高无偿献血者的积极性,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第二个方面,实际上血站的管理也存在着管理不善的问题。这些年来,通过媒体所反映的一些信息我们看到,一些血站的工作人员收入很高,同时在血站自身的管理中,甚至说把这些血用来浇花,这样的现象使得血站本身的公信力受到很大的影响。
除了提高献血者的补偿机制和加强血站工作者的管理之外,杨宏山还认为:必须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让献血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杨宏山:无偿献血方面宣传工作也需要加强,因为既然要建立无偿献血的这样一种机制,实际上它需要整个社会达成一种共识,并且推动整个社会大量的社会成员主动的、自觉的去做这件事情。包括我们在医疗卫生系统的领导人,能不能在无偿献血上做一些表率工作,包括卫生系统的这些官员,这样表态的作用实际上是无声的语言,比起我们去大街上宣传一下,比起我们去街道宣传一下,它的动员能力要强得多。因为单纯依靠无偿献血,即使我们今天看到,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走的很远,而且相关的宣传工作做的也非常的人性化,仍然面临血荒的问题。它就意味着我们在无偿献血的同时,还要有其他与之相对应的辅助性的机制也要建立起来,从而使得我们血液自身的供给保障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