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光宇

1860年,咸丰皇帝拟调湖北巡抚胡林翼出任两江总督,然后让曾国藩去顶胡的缺。但是,咸丰皇帝信赖的重臣肃顺极力举荐曾国藩。他说,6年前您就让曾国藩任鄂抚,可几天后就收回了成命,曾国藩肯定心有不悦,这次又让他任鄂抚,显得恩德不够厚重,还不如让曾做两江总督。胡曾两人相交甚好,胡林翼定会全力配合。咸丰皇帝认为可行,便接受了肃顺的建议。

可诏书还没下发,肃顺就先写密信告诉了胡林翼,同时又嘱咐,让曾国藩也看此密信。肃顺这样做,除了安抚胡林翼之外,显然要曾国藩明白:他是如何被提拔的。

曾国藩看过肃顺的信,满怀感激,准备立刻写封感恩的信,可细细一想,觉得不妥。肃顺泄露机密,显然是要拉拢自己。虽然肃顺精明干练,魄力宏大,敢于重用汉人,但是为人骄横跋扈,独断专行,就连恭王也不放在眼里。恭王及其身后的满蒙亲贵,在朝廷中的势力很大。相比之下,肃顺势孤力单。尽管有咸丰皇帝做靠山,但听说皇帝有痨病,万一有不幸,肃顺绝不是恭王的对手。于是曾国藩拿定了主意:此时绝不能与肃顺有暗中的书信联系。等到任命下来后,再向皇上谢恩就是了。

后来,咸丰皇帝驾崩,同治做了皇帝。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肃顺被满门抄斩。慈禧下令抄了肃顺的家,结果发现了满朝文武与肃顺往来的不少书信,多是逢迎巴结之类,这些人几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牵连,但却没有一封是曾国藩的信。慈禧太后对此大发感慨:曾国藩是个好人,值得重用!

这件事可以证明,曾国藩具有趋利避害的眼光。

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之前,清朝海军在军舰的吨位、数量等很多指标上都胜于日本海军,位列世界第七大海军强国,“北洋水师”号称“东方无敌舰队”;而日本海军则勉强位居第12位。这给人们一种印象,如果中日海战,中方必胜无疑。

东乡平八郎是日本东京湾防卫司令官,当时应邀上清朝的“定远”舰参观。当他看到军舰的炮塔上居然横七竖八地晾着短裤、袜子时,就对同僚说:“一支纪律松弛、管理混乱的军队,怎会有强大的战斗力呢?如此藐视武器装备,必将不堪一击!”果然,在甲午海战中清朝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先进的军舰也都成了日军的战利品。这件事可以证明,东乡平八郎具有见微知著的眼光。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为了批判党内存在的悲观思想,回答“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封信。他在信中写道:“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该也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来到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这件事可以证明,毛泽东具有预见历史发展的眼光。

肉眼能看到的能力,叫视力;准确预测事物发展的能力,叫眼光。视力只能说明眼前,眼光却能决定未来。要想改变世界,就要先改变自己。要想改变自己,就得先改变自己看世界的眼光。

(编辑 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