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默

一般人都有一个误解,认为道家是出世的,是劝人离群索居,去做隐士。事实上,道家的理想人格是“游”不是“隐”,这是需要着重强调的。

事实上,道家对隐士是持批评态度的。庄子在《刻意》篇中,对隐士有一段很文学化的描述:“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庄子不认同这种人,他认同的是“无江海而闲”,这显然是一种“游”的人生态度。庄子在《外物》中说 :“唯至人乃能游于世而不僻,顺人而不失己。”庄子反对隐士,在这句话中看得很分明。

庄子在开篇《逍遥游》中,就提纲挈领,提倡“游”的世界观。所谓“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正是庄子的人生理想。要实现这一人生理想,关键是“无待”,也就是身心的绝对自由,不受半点羁绊,这就是庄子所说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讲过一个“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中产生了一个成语“游刃有余”。“游刃有余”这个成语,可以拿来证明庄子是反对隐士的。如果隐居山林,完全抛弃世间的一切矛盾,就不会有“族”,也就是筋骨交错聚集的地方,“刃”也就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地。正因为庄子是立足世间的,所以他的哲学,是入世的哲学,而不是隐士的哲学。

“游刃有余”是庄子解决世间矛盾的一种创造,而不是简单地一跑了之。面对错综复杂的世间矛盾,庄子发明了“游刃有余”,其出发点是“明哲保身”,但其结果却是“如土委地”。毕竟那头难解的牛,被他漂亮地剖开了,庄子的“游”,在直面现实方面,显得足智多谋,比起隐士简单地一跑了之,其高下之别,不可同日而语。如果用在战略上,庄子的“游刃有余”,是既保全了自己,又消灭了敌人,这自然是最高的智慧。

庄子的文章,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不可不信,不可全信。但是我认为,“游刃有余”作为解决错综复杂的世间矛盾的一种理想状态,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值得提倡的。庄子的立足点是解决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这是非常肯定的。而另一方面,庄子是用回避矛盾的方法解决矛盾,这看起来有点玄,但想通了,却令人拍案叫绝。“游”的前提是罅隙,也就是通常说的“空子”,骨头与骨头之间有空子,世间各种矛盾也有空子可以钻,善于找到这个空子,钻过去,矛盾就解决了。解决矛盾,以卵击石不可,以石头击石头也会两败俱伤,若能找到矛盾一方的罅隙,那就可能会四两拨千斤,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不都是这样的经典战例?做人,处理人际间的纠葛,针尖对麦芒,绝对失败,而善于在人际间寻找罅隙,哪儿凉快往哪儿钻,人不就活得风生水起,逍遥自在?

面对尘世纠葛、人际矛盾,庄子主张“游刃有余”;而对治国理政,庄子强调“游心于淡”。这里又有一个误解,那就是庄子只管自己逍遥,不顾国家死活,这又大错特错。庄子对统治者批判之烈,绝不亚于孟子。他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把统治者直接骂成盗贼,这是需要超量胆识的。庄子的治国理念直接继承了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无为”思想,他在《应帝王》中谈为政之道时说:“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任民自为,不加干涉,确实是有道理的。汉初以黄老思想治国,迅速形成一个“文景之治”的好局面,为汉武帝击溃匈奴奠定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很能说明问题。就是今天,我们提倡简政放权,管理者“游心于淡”,打消权力欲望,提高服务意识,也是不二法门。

而庄子思想中最高的部分,也就是人与宇宙关系中,庄子强调“天游”,他说:“胞有重阆,心有天游。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谿;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这里的“天游”,我的理解,就是庄子《天下》篇中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天游”与《庄子》开篇的“逍遥游”两两照应,显示出庄子的文章,既汪洋恣肆,又针脚绵密的特点,真是大家气象。

庄子扬“游”抑“隐”,这一点与孔子非常一致。孔子反对隐士,认为他们“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批判是很严厉的,这里就不多说了。需要说明的,孔子也提倡“游”,他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自然,孔子的“游”,有“寓教于乐”的意思在,是为其政治理想服务的,但不可忽视的是,儒家人格的幸福感,估计正在这“游于艺”之中吧。儒家人格,有刚毅果敢的一面,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也有雍容圓润的一面,“游于艺”,直接培育了儒家人格的内在张力。没有“游于艺”的一面,儒家人格,就缺乏韧性,也过于悲凉了。我想,儒家倡导的中庸之道,恰恰就是“志于道”与“游于艺”的中和。甚至可以这样说,“游于艺”是“内圣”,“志于道”是“外王”,两相契合,才是完整的儒家人格。

其实,道家不是出世的,恰恰是入世的,这一点与儒家没有区别。道家倡导“游”,儒家也倡导“游”,儒家的“游”,是为“外王”做准备的,道家的“游”,其实也是为“外王”做准备的,只不过,道家的“王”,是扩大了的“王”,其范畴直抵天地宇宙。道家表面上,虽与儒家不同,强调“无功”,但“无功”不是不做功,而是做了功不自诩,“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儒道殊途而同归,于此可见一斑。

(编辑 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