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冰影

【摘要】随着就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逐渐突出,出现自卑、自傲、焦虑、矛盾、挫折等心理状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层面进行了对策探讨,更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进行疏导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择业标准。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对策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逐渐增加,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就业心理辅导已经成为了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课程。政府为了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尽管作出了诸多努力,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经济结构转型,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当代大学生仍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在就业心理上出现了一些问题,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应引起关注。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部分学生由于自身的家庭出身、知识水平、社交圈子等因素,暴露出了自卑的心理,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特别是一些学习比较优秀但是没有相应的实践经验,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心中害怕被问及实习情况,感觉到不自信,甚至感觉用人单位有些挑剔,面试的过程中不能大胆推销自己,交流时内心恐慌。

2、自傲心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家庭条件状况较好的学生,容易显示出自傲的心理状态,尤其是通过攀比的方式展现自身的优越性,从而使学生不断滋生了自傲的心理状态。而这些学生往往都对自身的能力有着过高的评价,不能正确的认识自身的实际能力,在择业的过程中更多的表现为眼高手低,只关注薪水高的行业,但最终却很难找到自己追求的工作。对自己盲目自信,就意味着对自己的劣势和将要面对的困难认识不充分。

3、焦虑心理。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当代大学生就业的焦虑心理被逐渐突显出来,尤其是在自信满满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却由于各种问题不能得到自己内心所期望的工作,面对多次的失败,会对心理产生影响,并在择业的过程中充满了焦虑。而焦虑所带来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随着负面情绪的不断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失去了耐心,显得惶恐不安。

4、矛盾心理。一方面是追求高薪水的高薪职业,一方面是希望能够寻找真正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对外界评价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对自身能力的怀疑,都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矛盾心理加重的重要因素。他们一方面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拼搏去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但是却没有接受竞争挑战的勇气。他们理想远大,但是却不愿意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和劣势。

5、挫折心理。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无法顺利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尤其是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没有接受更多的社会磨练,在就业过程中,容易受到打击,产生严重的挫折心理,导致没有自信。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表现为没有进取心,没有自信心。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因素。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逐步实现了普及,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毕业生数量与就业机会之间的矛盾也相应逐渐增加,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更多的大学生就业困难受到了国情的影响。我国幅员辽阔,人后口基数大,经济发展速度快,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不断增加,而大学生毕业之后也希望能够到更加富裕,更加发达的城市生活,不愿意到基层或者欠发达的地区发展。这种体现在不同区域之间的就业供需矛盾对大学生的就业和就业心理产生了巨大冲击,恶化了本来就严峻的就业状况。另外,当前我国高校正处于改革转型时期,而对于新体制的发展处于探索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不够健全。

2、学校因素。一方面,高等学校教育正处于转型过程中,传统的课程设置与管理模式,不能够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世界观,无法帮助更多学生进行真正适合自己的择业。尤其是一些高校的课程设置不能积极与社会需求相联系,无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步。另一方面,当前我国高校更多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却忽视了实践经验的重要性。这种培养模式使更多的学生成为了只有理论知识,但是严重缺乏实践经验的“空壳”,无法更快的投入到工作中去,适应能力较差,从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

3、大学生自身因素。由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弊端,大多数学生历尽千辛万苦进入大学校园之后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进而懈怠了学习,而大学老师如果不能积极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使学生能够紧张起来,只是一味的讲授自己的课程,下课便离开学校,不能给学生更多的帮助,学生就会走上歪路,最终渐行渐远。而现实情况是,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不仅仅是专业的知识,还要学习诸多的相关学科,更重要的是需要进行不断地练习和实践,从而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再通过这种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从而成为一个具备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有用人才。

4、家庭因素。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近年来独生子女的数量不断上升,而这种现象引发的却是家庭长辈对子女的关注逐渐演变为了溺爱。但是,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更多的家庭对子女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对子女的期望过高也成为了导致子女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尽管国家及政府正在努力转变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正在逐渐对当前高校的发展进行改革,积极进行传统的精英培训向大众培训转变。但是,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期望程度并没有降低,人们都希望能够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当学生通过艰难的高中生活进入大学之后,家长很希望能够通过大学教育能够寻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但是由于就业竞争大,大多数学生并不能找到让长辈满意的工作,因此,一些家长与学生肯定不能接受这种现象,这必定会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严重挫折。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加强宏观调控,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相关就业政策的制定应当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对各个行业的编制进行合理规划,并落实到实处。要结合对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建立保障措施和相应的机制,制定吸收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择业观。与此同时,政府还要积极完善相应的就业服务规章制度,通过规章制度的形式对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进行服务,帮助更多的学生及时走出就业心理困境,从而为培养出更加优秀更加适合我国社会发展,能够为我国现代化事业贡献更多力量的优秀接班人而努力。

2、改革高校课程设置。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现实条件下,尤其是在当前高校进行改革的背景下,应该更加加强对课程的科学设置。应当积极进行根绝社会的需求和当前高校的课程设置问题,进行积极的调整和增设新的适应社会需求的课程,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适合社会发展的优秀大学生。高等学校培养的就是专业人才,而不是没有任何特色的平庸之才,这就要求高校根据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合理设置专业,避免毕业生找工作时遭遇专业不对口的情况。

3、积极完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目前,高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不够到位,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不能积极为当代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尤其是一些高校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够重视,没有设置专门的心理问题咨询机构,或者只是一个“摆设”,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合理利用。因此,高校应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使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有实际效果,帮助更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为更多的大学生就业、择业进行帮助,尤其是进行就业心理辅导,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减轻就业压力,减少因就业压力过大而导致心理问题的现象。

4、加强大学生自身修为。针对上述文中提出的种种大学生因就业压力产生的心理问题,可见大学生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修为,尤其是在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学会适应社会发展趋势。要注重多重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多注重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够积极运用到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与此同时,在面对激烈的就业形势,产生心理问题时,大学生要学会能够自我调节,通过自我暗示、转移注意力等方式使自己尽快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从而尽快达到心理的相对平衡。

5、加强家庭交流,缓冲就业负担。作为排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家庭交流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就业负担。首先,要能够尊重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充分听取大学生自身的选择。作为家庭长辈,不应当断然否决学生所做的择业决定,应当充分听取孩子择业的理由和目标,并通过正确的引导方式去引导孩子选择更加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其次,为大学生就业积极提供建议。作为家长应当时刻保持与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对孩子的就业意愿进行指导和帮助,并积极提供相关建议。在子女择业时可以在地点、行业性质等方面也应尽可能利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经验给子女提供比较有用的建议,特别是在开展自主创业活动中,更是应该给子女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和精神支持。再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情感交流。在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情感交流和就业指导也是家长需要时刻关注的问题。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安逸的气氛,鼓励子女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就业心理,让子女在求职过程中始终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去迎接任何挑战。

当代大学生在人生道路上难免会遇到一定的挫折,想要成为有理想、有抱负、敢于拼搏的有为青年,就要能够承受挫折、挑战困难,尤其是在面临严重的就业压力时,大学生应做到不骄不卑,强化自强意识,保持健康心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只有这样才能化解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压力和挫折,并最终找到理想的工作。就业是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心理危机的潜在原因,需要引起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的特别关注。通过构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进行疏导和引导,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择业标准;通过加强家庭交流能够通过家长帮助孩子对就业有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并且能够有效帮助孩子摆脱就业心理梦魇的纠缠,顺利度过就业心理危机期。科学和成功的心理指导不仅能极大地促进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对学生的就业和生活发展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晶.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 刘陈娇.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3,(9).

[3] 刘甜甜.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研究[D].辽宁大学,2012.

[4] 卞素琴.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分析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1,(16).

[5] 余磊.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2).

[6] 尹晨祖.基于就业竞争激烈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 琼州学院学报,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