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秀慧

【摘要】小学音乐课堂作为艺术课堂,不仅对学生人文气质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也对学生身心发展、道德文化提升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些直接影响着学生审美思维和审美态度的养成。所以教师教学不仅要结合实际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更要在艺术教学上为学生指引一条正确的道路。

【关键】小学;音乐;审美教育;浅析

艺术对于人的气质修养、人文情操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小学音乐教育是学生艺术培养的重要途径。音乐作为艺术领域中的重要和关键部分,对学生的审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所以教师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把审美教育作为教学重点之一,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道德修养。

一、广泛听学音乐材料

审美教育需要不断地接触大量艺术作品,从中欣赏、感悟,才能形成自己的审美观,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也应该给学生播放大量的音乐作品,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音乐材料。例如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飞翔的翅膀”,根据课题便可得知这是一个积极向上、热情洋溢的主题,教师可以根据这个主题联系到梦想、成功、美好生活之类的字眼,根据这些字眼来找寻一些有关的音乐作品,比如《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插上蓝天的翅膀》、《哆来咪》等都是比较适合小学生欣赏的课外音乐作品。教师在学生进行聆听和欣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状态,根据学生的兴趣来选取音乐材料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在对自己感兴趣的题材中感触会到达更有效的领悟价值,对学生们审美观多样性的形成也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进行音乐教学一定要注意扩展学生的音乐阅历,在不断聆听不同材料中去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形成自己对音乐的认识,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教师选用音乐材料还可以根据现今生活中的流行歌曲,学生毕竟在生活中的不同场合都会接触到流行歌曲,他们对流行歌曲的熟悉度也比较高,因此教师可以借用流行歌曲来帮助学生走入主题。比如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来了”这个主题,教师就可以根据“春天”这个话题来搜集一些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比如任贤齐的《春天花会开》、张敬轩的《春天》、杨钰莹的《红彤彤的春天》……这些都是比较积极向上的歌曲,歌曲旋律也非常欢快活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有着促进作用,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比较乐观的心态,这也是音乐带来的魅力,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也会自然地形成乐观积极地审美观。

二、了解音乐的文化背景

音乐的魅力除了音乐本身散发出的,更本根的在于音乐的文化背景,包括音乐的历史、创作故事等。学生对音乐的了解也要更加深入,不仅是掌握乐理知识中的节拍、节奏、音调等的内容,更需要去了解音乐的内涵,即文化层面的内容。例如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六年级下册中有一篇《爱尔兰风笛》的音乐材料,对于这个材料学生可能比较生疏,因为这是来自国外的民族音乐。学生在欣赏时,教师就需要着重对爱尔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进行解释,并且对“风笛”这种乐器进行讲解,学生通过对爱尔兰民族的风土人情有了大致了解后,才会明白为什么他们民族使用风笛进行音乐创作,从而才能从《爱尔兰风笛》这篇音乐材料中感受到民族风格的韵味。这便是对音乐文化背景了解的重要性,教师要注意的是小学生的音乐素养相对较低,他们对音乐的掌握通常是停留在对表面的认识,比如音乐风格、音乐节奏等的认识。而要升华到从音乐中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必须要深入到音乐的文化背景中去,因为音乐只是一种情感表达的体裁,更深层次意义还是在于音乐的文化,音乐的历史。审美观也是因此才能逐步建立。

学生审美观的培养是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审美观的形成还涉及到情感揣摩方面的内容,这也是音乐文化背景的内容之一,学生也可以从歌词中去感受音乐的意义。比如《小巴郎,童年的太阳》这篇材料,这是一首维吾尔族的儿童歌曲,主要歌颂了童年美好的生活以及对童年生活记忆的向往。歌词“彩霞镶的小花帽耶,盖不住美丽的脸庞”、“曙光度的小手鼓,小手鼓,赛过那十五的月亮,月亮”、“阿妈买的小书包耶,装不下知识的海洋”…...从这些歌词中便能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美景的赞赏、对家人的怀念,这些都是音乐文化背景的表现。学生通过对歌词的理解以及对音乐旋律的欣赏便能够产生共识,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也会加强。

三、培养自我艺术修养

音乐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也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类情感。所以教师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学生对艺术的认识也会影响到对生活的认识。

例如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美丽的祖国》,歌曲歌颂了对祖国的赞扬和祝福。最为祖国花朵的小学生们,正是茁壮成长的阶段,在祖国的培育下幸福快乐的成长着,学生们对这首歌曲的认识不仅仅是对歌词、风格或者节奏的掌握,更要包含对祖国的尊敬、感谢、祝福之情,用心去领会和感悟《我们美丽的祖国》这首歌曲。在这里教师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就体现在学生通过对祖国的认识从而能够用自己真实的内心去感触歌曲的意义,到达对祖国的敬畏、对祖国的祝福之情。这种人文气息便能自然地体现出来,这也便是艺术修养到达一定程度所释放出来的气息,对学生审美观的形成也起着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君英.关于音乐鉴赏教学的一点美学思考[J]. 中国音乐教育,2010,(01).

[2] 盛霞.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学实践[J]. 中国音乐教育,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