绯红

著名主持人汪涵曾说过:“如果我有两条命,我一定拿一条出来去做木匠。”在汪涵眼里,当木匠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北大毕业的高材生王成刚,竟跟汪涵有相同的心思,不同的是,汪涵还是主持人,他却辞了报社的工作,拜了非遗传承人柯愈勄先生为师,当起了真正的木匠。

邂逅,

一枚木雕的深情

王成刚还记得第一次邂逅木雕的情景。

2008年的一天,在报社当记者的王成刚下班,喊同事一起吃饭,不经意间瞥见同事手机上有个小挂坠。他一边笑对方大老爷们儿还这般“矫情”,一边好奇地走上前仔细看。这一瞅不打紧,那个挂坠仿佛长到了王成刚眼里。

“呦,不赖啊这宝贝……”王成刚捧在掌心爱不释手——这个精致的蝉蜕挂坠竟然是个木雕!虽然十分小巧,但更能显出雕工了得!每一处刻痕和刀印都恰到好处,经过时间的打磨,木雕简直栩栩如生!仿佛一只真正的蝉蜕,以这样的方式被深情记载。难怪同事宝贝似的每天带在身上,想必也是极其喜爱。

王成刚(左)与同伴大蔡(右)

“别看啦,再看也不给你!”同事看着王成刚捏在手中不肯放手,就差眯起眼睛流口水,赶紧一把抢过来,撵着王成刚出门。

一路上,王成刚不停打听木雕的来历。这才知道,它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柯愈勄先生徒弟的作品。同事一边摸着吊坠,一边感慨:“这不算啥,柯先生本人的技艺更要了得!”

王成刚一听此言,饭都不吃就缠着同事说个究竟。禁不住他的软磨硬泡,同事终于决定,带他去“见见世面”。

第一次迈进柯先生家,王成刚整个人的汗毛都竖了起来。那才是真正的“雕刻时光”。满墙满壁的木雕,或朴拙或灵动,一刀一痕都似源自天然。在长久的摩挲中形成了温润的包浆,那是时光的痕迹,也是柯先生心智的累积。

柯先生无门无派,作为重庆医科大学的一名老师,他凭借着自制的刻刀、独特的技法和审美,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庆黄杨木雕的传承人。大家都称柯先生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但他依旧称自己为“喜欢木雕的普通人”。这份谦逊和淡然,着实打动了王成刚。作为一名报社记者,见多了性格迥异的明星大牌,也就越发懂得谦逊的可贵。王成刚当即决定拜师,跟柯先生一起,传承黄杨木雕文化!

然而柯先生却给他出了两道考题。一是照着图样刻一个作品,一个是写一篇心得体会。王成刚第一次雕刻,尽管柯老师给了模板,他也觉得自己足够静心,但出来的作品依旧四不像。柯先生看着他的作品,摇了摇头,果断拒绝了没有一点基础的王成刚。但是王成刚却很笃定,他三天两头往柯先生家跑,跟他一起谈创作、谈审美,再将自己后来的作品拿给他看。渐渐地,柯先生打心眼儿里喜欢上了这个能吃苦、肯用心的踏实小伙子。

其实,当初柯先生虽然不满意王成刚的作品,但对他写的心得体会却比较满意,他觉得木雕这个行当,绝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出来的,靠的也不仅仅是技艺,想要走得更远,不仅要懂得审美,还得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王成刚北大毕业的优势,让柯先生看到了他身上的潜力,再加上他的坚持,最终同意收他为徒。

探求,

时光被铭记的样子

拜师以后,王成刚去师傅家更勤了,在密切的接触中,他发现,师傅雕得最多雕得最好的是——青蛙。原来,柯愈勄先生小时候有个外号叫“蝌蚪”。成年后在医科大学教书,用得最多的解剖试验对象又是青蛙,因此起了为青蛙塑像的念头。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雕竟然就雕了一生,以至于业内同行们给他又起了一个外号“柯青蛙”。

柯先生跟王成剛说:“自然界的蝌蚪长成青蛙,只要两个月的时间,而我从外号‘蝌蚪到‘柯青蛙却花了五十年的时光。”

1万多个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柯先生的话,深深打动了王成刚,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跟师傅好好学,把老祖宗的这点绝活留下来。

师傅不仅在技艺上指点王成刚,还会带着他到重庆的木工坊转转,也让王成刚知道了在重庆还藏着许多手艺人。

当然,木工活看似简单,其实比想象中要辛苦费力很多——在制作过程中,手指头被磕破、满脸木屑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这些,王成刚都没放在心上,相反,他在意的是用自己的双手,将粗糙的木头,雕刻成喜欢的模样。关掉手机,聚精会神,无暇在意过去的时间——那段沉浸在手工活里的时光,实在是太快乐了!

跟师傅学习的时光是王成刚最快乐的,不仅让生活慢了下来,也让心沉了下来。然而,不幸的是,2015年上半年,柯先生被确诊患上晚期肺癌,9月19日,不幸病逝。可是他临终前留给弟子们的那八个字“做人要好,技艺要精”,却深深地刻进了王成刚的心中。

那之后,王成刚更加勤奋地磨炼自己的技艺,有时候在作坊里一待就是一天;他还喜欢静静地放空,摩挲着木雕作品,一动不动待半天,仿佛时光就在此刻被封印,让他逃离纷繁世间杂事,享受慢生活。

在“造物空间”体验的人们

有一天,他看着师傅的作品,一个念头突然冒了出来:能否将自己的作品也陈列给大众看,让更多人感受到时光被铭记的样子,或者让更多的人坐下来,也感受一下在木雕创作过程中美妙而舒缓的心境。

同频率的人总是互相吸引。就在他对未来勾勒规划时,大蔡走进了王成刚的视线。

大蔡本是个激光工程师。父亲生前创立了一家木匠铺,他也是在那里第一次接触到木雕。父亲病逝后,大蔡就在是否继承父业上犹豫不决。

直到有一天,他有了自己的孩子。女儿的到来,让大蔡期望能有更多的时间陪她慢慢长大,能有一个让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变成现实的地方。拜访柯先生偶遇王成刚后,他觉得王成刚和自己挺像,都是骨子里爱折腾的人。于是,大蔡把想法跟王成刚一说,两个“老男孩”一拍即合——决定将木匠铺改造成一个人人都能自己动手的“造物”空间,供更多人随性折腾!

造物,

满足平凡人的“匠人梦”

说干就干,王成刚辞了报社的工作,一心一意地打造他梦想的地方。

木匠铺的地址,原来是铁路局机务段的食堂。他们问了不下十个设计师,几乎都得到统一的答案——“把瓷砖都敲掉,换新的;顶棚太丑,直接拆掉……”但都不符合王成刚的心意。设计图上的色泽明丽,会将木工雕刻时的安然肃静扰乱,他们最后决定,就保留住最原本的模样。

门口铺上纹理明晰的木地板,一面草席挂在墙上,再挂满哥俩儿一个个收集来的“宝贝”——他们日常需要的各种雕刻工具;屋子里,6张木桌占据了大部分空间,每张木桌配有小台灯、固定木料的机器;大蔡在一块圆木上刻上“清醒”二字,标上两组数字,安上秒针、分针和时针,做成一块显示当前时间和一天所剩时间的创意钟表,十分特别;屋前的地灯旁堆满鹅卵石,再焊接一个铁笼罩住鹅卵石,灯光通过鹅卵石照射进来,显得相当神秘……哥俩儿为小屋取名为“造物空间”,鼓励每个前来的人,都能做出自己心中所想的那件器物,可以平凡、可以千奇百怪,因为人生需要体验,他们就是想用这块小小的空间,承载每个人天马行空的“造物梦”。

造物空间提供的工具很简单:一块木头、一条围裙、几样工具和专业的指导。王成刚在门外立了个铁质的标识——“造物空间”。

“造物空间”刚开业,就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和好评。每个前来的人,都想依着自己的心声,画好设计图,再挑选一块最合适的木料,完成心中的小憧憬。

有姑娘来造物空间,用一块漂亮水波纹的黑胡桃木料,自己切割、抛光,最后打造出一把有着自己掌心温度的勺子;平时嬉笑打闹的小朋友,竟然也坐得住板凳,拿着自己亲手做的凯蒂猫,笑得特别开心。越来越多人,喝啤酒撸串之余,走进造物空间,体验了一把手工的乐趣。有人做了一双筷子、一把椅子,甚至给家里的宠物做了一个猫爬架……

让王成刚印象挺深的是,有天下着雨,一对情侣撑着伞走了进来。冲他笑笑,俩人就轻车熟路地选了木料和工具,在工作台敲敲打打,一坐就是大半天。直到天快黑的时候,彼此的手上多了一枚精致的戒指。即使没有亮瞎眼的鸽子蛋,但戴起来却是刚刚好。对视了一眼的俩人,眼里的温柔都快溢了出来。

那天的雨噼里啪啦地敲着屋檐,王成剛目送小情侣相互依偎着撑伞离开。他把玩着手里刚锉好的小玩意儿,掌心感受着来自木头传达的温度,一直很温暖。

很快,“造物空间”在重庆火了起来,对外开放一年半的时间,造物空间有了三家体验店,甚至连央视都专门做了一期节目。

随着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王成刚又有了新的事业想法。他感到,越来越多的发明,使人变懒,磨灭了动手能力;越来越贵的品牌物件,人们搞不清楚它的由来;越来越忙的工作节奏,很容易让人忘记存在的价值……而他坚信,“造物”是人的本能,他想和自己的伙伴们一起“玩一票大的”——做一个“造物美学实验室”全方位“造物”,不仅仅是木作,还包括金工体验及美食教室等多种项目在内。

渐渐地,造物空间从提供设计图和模板转向自己手工DIY方向,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回归到慢生活。他们不再像木工坊,因为在造物空间,不再只有木作,还包括烧烤趴、沙龙活动……项目丰富起来,便吸引来更多的手工爱好者。他们不但能学到简单的木工,更能亲手尝试金工和女红……

“我们不想学人家隐居深山,我们偏要在亚洲最大的商业综合体做这件事情。”王成刚说起对“造物空间”的规划,信心踌躇。他觉得手作不是逃避生活的一种方式,而是最接近生活的一种方式,它是每个普通人的“小确幸”。

“谁都不差几斤理想,只差2两摸爬滚打的勇气!”王成刚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造物梦。而造物空间,就是那个造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