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森林

似乎,作者一上来就使我们跌入了被遮蔽的诗人圈子,从老婆脸上冒出的痘痘作为隐喻,到诗会的操作,以及会务组房间内诗人的群像和交谈,都让我们看到了诗人的真正面目。这些面目坚韧光滑,厚度可憎,还不停地扇着亚里士多德的耳光,皆因他在《诗学》中提出净化说。

接着,头骨的发现使小说变得神秘起来,狂风黑沙之下,迷一般的女人苦苦哀求。在她夜里主动献身时,整个行动被幽幽发亮的眼洞所颠覆。预言中的福祸相依到底是何解?直至我们读完文本,似乎也不敢妄下断论。

这篇小说写了许多离奇之处,又将预言悬置起来,从容地构建了多维的所指,使意蕴被无限拉长。小说中两种叙述视角的交替出现,呈现出含混的状态,组成了一个表层具有很强故事性,而深层又难以道明的迟疑的文本。这份迟疑显然来自外部批评能够承载的多元重力,它们生产多种解读的可能,一条条形而上的道路明确地伸展开,形成了严格而整齐的面容。比如,解读一,头骨抵抗过灾祸,所以完成了万培对它所期待的使命。解读二,万培横死西湖,头骨随尸身而去,终究还是一个诅咒般的结局。万培的诗句“我选择西湖作我的棺材/服从一个古老的传说/化身为龙,消失于江南的水中”更是对横死加上了一层神秘的宿命意味。解读三,头骨即是人的能指,不尊重头骨,即蔑视人,蔑视生命。于是反遭魔物收割生命。解读四,结尾处的房产商都是万培死亡的直接原因。若头骨为善,则善不敌恶,悲也;若头骨为恶,则为恶与恶的吞噬,令人毛骨悚然。解读五,双重信仰的崩坏,即诗歌信仰,及真善美的信仰。消费时代里,诗歌的神性因被放逐而缺席,它的在场,只是符号的在场,缠绕在符号上的,是权力、性、金钱、名誉等等的交换。而真善美的信仰让位于奇迹信仰,好比在《新约·马太福音》中,奉名传道、奉名赶鬼、奉名行异能的人都被耶稣驱逐,因奇迹而信仰的根基在沙土上,雨淋、水冲、风吹,信仰便倒了。此处与《金刚经》中,“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有意味相同之处。信仰崩塌之后,诗和人,都是会死的。

此时,读者抛去以上种种,却发现似乎解读也是可有可无的。一个精彩的故事,便可让大多数人得到阅读的满足。

对诗人题材的小说而言,可以看到,在传统媒体之外的诗人形象从来都更加吸引人,也更像是一位真正的诗人。媒体作为传播的把关者,在诗歌这一领域向来都让人感到失望。是否我们可以说,诗人作为媒介之上的一个符号,已加载了过多的意义和镜像,在意识形态的笼罩下,错误的叠加终于在这个消费时代内爆,毁于病态且偏执的狂欢中。传媒所生产的诗人都是内爆的绵延,错误的产子,它们擅自篡改了一个日常的名词,销毁了一个古老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