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雨

这是一条见证了太多岁月沧桑的古道,遥想当年,无论是戍边为国的将士们,还是商家拉运的驼队,都曾经在这条古道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今日的古道还保留了一些久违了的古遗迹, 定襄大道边上的“夹道墩台”就是其中的一些。

定襄大道是千百年来连接中原和塞外的一条交通要道。明朝以京畿为中心,称杀虎口为“西口”,古北口为“北口”,喜峰口为“东口”。而清代时期山西晋商的崛起就是从“走西口”到塞外做生意开始的,至今民歌“走西口”还在晋蒙一带的民间广为传唱。

过去,从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南经和林县、杀虎口、右玉县、平城(今大同市)、雁门关等地,沿大道的两侧每隔一段距离便要修建一座用黄土夯筑的烽火台,不过,这样的烽火台比长城上的烽火台要小一些,一般都是方形的墩台。因为这些墩台建在道路的两边,主要是用来加强沿途的通讯联系,保障军队的行军安全,所以,就有了“夹道墩台”这么个名字。

烽火台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即敌人白天侵犯时就燃烟(燧),夜间来犯就点火(烽)以可见的烟气和光亮向周围通报敌情。明朝曾规定:“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墩旁开井,井外围墙与墩平,外望如一重门。”明朝时候的很多烽火台改由砖包砌,更显得坚固,台距也缩短,有的还在墩台旁开井,墩台四周也有围墙。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巡按黄洪毗曾经上疏提议:“乞敕兵部咨行宣大山西巡抚衙门委官相勘,各路建设墩台连属内地,使东西毕达。有军处,每墩拨军五名住居,其下架炮传烽,无军处佥居民五名,免其差役,有警时给以口粮,一体传报。其墩须高广其制,上盖平房二间,周以女墙,置以军器、炮药等一体建设。”明代传报军情除了放烽、烟之外,还加上放炮,而且点火放烟时还加上了硫磺、硝石等物品来助燃。明成化二年还有法令规定:“令边候举放烽炮,若见敌一、二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在管理上,该法令也规定:“合设烟墩,并看守堠夫,务必时加提调整点,须要广积秆草,昼夜轮流看望,遇有警急,昼则举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毋致损坏,有误军情声息”;“传报得宜克敌者,准奇功。违者处以军法。”已故的我区清水河县籍的长城专家高旺先生,曾经对从呼和浩特市到大同沿线公路两侧的夹道墩台作过系统而又仔细的考察,以一间房村附近的一座夹道墩台为例,夹道墩台呈正方形,高5米,宽5米,夯土层厚10厘米。夹道墩台按照周围的地形选择地址,中间的距离有的几里地,也有的十几里。

从和林县到杀虎口这一段道路因为周围地形复杂,山路崎岖,视野非常狭窄。因此,这段道路边上的夹道墩台就修筑得比较密集一些。从和林县城关镇的夹道墩台开始,包括苏家湾墩台、下坝墩台、窑沟墩台、榆林城墩台、佛爷沟墩台等,所有这些夹道墩台之间的距离都不足5公里。但是,从呼和浩特市到和林县之间,因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夹道墩台修筑得就相对要少一些,相互之间的距离有十几里远。二道洼墩台、沙尔沁墩台、一间房墩台、二铺梁墩台等都是这一段沿途有名的夹道墩台。特别是二铺梁墩台就修筑在北魏都城盛乐古城的东面。在和林县新店子乡境内的夹道墩台有几座保存得还算不错,从外表上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夹道墩台。而这些夹道墩台之所以没有遭受到太多的人为破坏,主要的原因是这一带地势险要,夹道墩台大都建在崇山峻岭之间,属于人迹罕至的地方。而在杀虎口以南的地方,夹道墩台就变得又多了起来。如今,尽管夹道墩台早已失去了它的作用和意义,但它却是真实记录了历史的见证者,我们应该保护好这些古遗存。

摘自《呼和浩特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