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琼++陈栩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乎国家的未来。当前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倾向凸显。高校应高度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注重大学生的体验教育和感恩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服务社会的奖惩机制、构建全方位的教育责任追究机制、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等多种策略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

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和社会责任的担当直接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倾向明显,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培育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当前德育工作者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主要表现

1、兼顾社会与个人利益的统一,但偏重个人利益

通过校内调查显示,大学生十分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希望国家早日富强,也愿意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在现实中往往把关注投向自身,强调自我设计、自我发展。部分大学生心中只有自己或家庭,即使知道要兼顾社会和个人,但在两者之间仍然偏向个人。谈到社会理想和历史使命,许多学生认为个人在其中的作用和价值微不足道,基本上都将与个人相关的因素视作学习与发展的主要动力。

2、价值取向多元,但功利倾向突出

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总体体现了公平、自律、竞争、自立的时代特征。他们崇尚进取务实,注重个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的成才设计也是多方位、多视角的,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但是实用化和功能化的取向明显。在学习上,重技术而轻基础,重知识而轻能力,重自然而轻人文;在入党、当干部、交友、甚至恋爱方面都显现出明显的功利化色彩;择业中往往对工作的报酬、单位性质以及工作是否稳定等诸多实际利益的考虑多于对事业发展和满足社会需要的考虑。

3、社会性情感增强,但关心与冷漠并存

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处在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阶段。他们情感丰富而强烈,但又有较大波动性[2]。他们的社会性情感已显著增强,对祖国的神圣感、尊严感、自豪感,对事业的责任感,对事务的正义感,对同志的友谊感等都得到了增强。在为他人和集体服务时会感到愉快,对见义勇为表示尊敬,见到别人遭遇不幸感到同情并予以关心帮助。但由于缺乏社会实践,体验还属于低层次,大多数人在处理社会和个人的各种关系上、在价值观取向上,尚未完全摆脱家庭和个人的小圈子。因此,这样的道德情感水平还不足以成为支撑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强大力量,常常表现为认知、情感和行动的脱节。

4、竞争意识强烈,但意志薄弱

大学生无论在对待国家还是个人发展上,危机感与竞争意识都较强,成才愿望强烈,目标明确[3]。他们学习努力,愿意全方位提高自己;能主动走出校园,投身社会实践;勇于挑战,积极创业。但在构成意志力的自控力、承受力、抗挫力等方面表现又不尽如人意,总体带有任性、自控力和耐受力差、意志薄弱等性格特征。部分学生缺乏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和竞争意识,遇到困扰和挫折往往采取逃避、抱怨的态度,缺乏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精神,也缺乏担当社会责任的信心和勇气。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1、社会大变革的负面影响

多元化使社会整体利益变得模糊难以确定,使得人们都过于关注自身利益的实现。每个个体只为自己考虑,而很少关心他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随着社会的开放,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涌入,个人本位主义的思想观念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对立起来,由于这种观念的影响滋生出许多不良的社会现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树立产生了消极的作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沉重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自顾不暇,过多地关注自我,缺乏归属感、安全感和社会认同感,淡化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4]。

2、教育的缺失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存在一定的偏差。中国的传统观念是父母可以为孩子的成长付出一切,只讲“奉献”不图“回报”,使得大学生们从小习惯于接受,不懂得付出,淡化了责任意识[5]。许多家长只要求孩子对考分负责,对分数之外的事情都不用负责,这种畸形的家庭教育自然淡化了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意识。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主导下,学校片面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学生过分追求考试分数、轻视文明修养。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对于社会责任感的理解止于表面,而没有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

3、大学生自身认知的不足

大学生与社会实际接触不多,缺乏社会经验与社会实践,看问题较片面,往往容易走向极端,不能冷静、客观、全面地分析和看待各种社会问题。同时,由于他们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的能力,自我意识水平不高,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大学生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上大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得到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出人头地,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而不是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认为大公无私的提法已经过时。这种个体意识与功利意识致使大学生追求的理想缺少了社会的利益与人类的利益。

三、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培育策略

1、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自觉践行社会公德的意志,促进人的自觉意识的觉醒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公民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大学生责任教育中予以引入,能够很好地推动大学生个体意识的发展,使他们在接受公民意识教育中,明确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享有的自由和所应当承担的义务[6]。公民意识的觉醒也促使大学生不断地融入社会生活,明晰个人的社会角色在社会生活中的准确定位,加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和责任感的培育。

2、注重大学生的体验教育和感恩教育

学会感恩,懂得回报社会,是大学生履行社会责任应当树立的重要理念。在感恩教育中,要使大学生们意识到今天他们所取得的成长与发展,都离不开家庭、他人和国家的帮助。感恩不只是回报家庭和社会,更需要大学生们将感恩上升为一种责任意识和精神境界,学会感恩,懂得个体对他人、对家庭和对社会的发展也应当承担一定的职责,履行相应的义务。将感恩之情更多地体现在报答家庭、回馈社会的责任感上,使个体在对责任感的认识上不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对责任的履行上也变得更加主动。

3、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对大学生的责任教育要注重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们才能将所学知识得到有效检验和应用,不断加深对社会和自我的认识,感受到责任带给他们的积极情感。在引导大学生社会实践中,还应当注重实践的内容尽量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相符,有针对性地设计实践目的、内容,还要注意在实践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认识的引导[7]。只有将大学生们置于社会的大环境中锻炼,他们才能够正确认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逐步认同社会对自我的要求,把社会对个体的责任要求逐渐内化为自我发展的道德需要,从而使个体形成社会责任感,更好地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4、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服务社会的奖惩机制

在对大学生服务社会行为的培育过程中,要坚持奖励与惩罚并举的措施。要结合大学生对尊重、交往、自我实现的需要,将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向与学校育人目标和社会主流价值理念相一致,针对个体的差异,注重奖励方式与内容的不同,增强奖励的效果,使他们对社会作贡献的责任行为得到正向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加深他们对责任观念和服务社会理念的认同。在对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教育中,还要适当地引入惩罚机制。大学生不负社会责任,不向社会和他人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的行为应当受到一定程度的批评和惩罚,对学生的表扬和奖励可以使学生感觉到所做的是对自己有利的和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从而增加以后的行动频率。

5、构建全方位的教育责任追究机制

在对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激励中,要对教育责任进行多方位的追究,为大学生服务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还要注重加强榜样的模范带动作用,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大学生积极服务他人和社会。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从对家庭、学习、个人负责再到对他人、国家、社会负责的不断提升的过程[8]。在这个过程中,要从学习到生活,从教育教学到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建立责任追究机制,遏制校园中的不负责任行为,把权与责有机统一起来,促进大学生的责任感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化,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具备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动力。

6、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要注重加强榜样的模范带动作用,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大学生积极服务他人和社会。一方面要加强对德育课教师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德育知识言传身教的德育教师,如果没有良好的品质,不具备高尚的到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必然会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生成产生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善于在大学生身边寻找帮助他人、服务国家和奉献社会的典型代表,倡导大学生们与道德榜样进行横向比较,找准差距,强化个体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向榜样学习,增强个体道德责任感,坚定服务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参考文献】

[1] 石瑞红.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价值[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7,(4):63-65.

[2] 王绍玉,冯佰侠.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J].中国青年研究,2002,(5):34-35.

[3] 乐锋.理性与躁动———关于青年价值观的思考[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2):108-110.

[4] 许振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百色学院学报,2009,(4):78-80.

[5] 严萍昌.加强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J].高教论坛,2009,(12):123-125.

[6] 蓝超英.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143-145.

[7] 于洪良.试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其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07,(4) :77-79.

[8] 王继全,黄兆林.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6,(0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