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10%左右的市售大米镉超标受到镉污染,可能引发骨痛病的消息,引发民众的高度关注。污染土地上产出的污染稻米绝大部分可以畅通无阻地自由上市流通,面对杂乱无章的大米品牌,消费者无从辨别和选择。究其原因,镉污染是如何形成的呢?消费者应如何选择?

  污染环境不容忽视

  大米产业上游污染环境不容忽视,中国快速工业化过程中遍地开花的开矿等行为,使原本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镉、砷、汞等有害重金属释放到自然界。这些有害重金属通过水流和空气,污染了中国相当大一部分土地,进而污染了稻米,再随之进入人体。

  中国年产稻米近2亿吨,10%即达2000万吨。如此庞大的数字足以说明问题之严重。大米产业污染链条已经持续多年。无论农业部门近年的抽查,还是学者的研究均表明,中国约10%的稻米存在镉超标问题。中国稻米污染的严峻形势在短期内不可能根本改观。

  大米产业链缺失

  一直以来在食品尤其是农产品领域大部分的企业只做下游、做品牌、做消费品,但由于缺乏对上游的有效控制和管理,由此对终端消费产品质量缺乏控制力,最终导致各种类型的食品污染层出不穷。

  如何学习国外大米产业经验,构建一条“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覆盖的大米产业链,并重点着手从米源、加工等产业链前端进行全面的基础建设,为市场提供无污染绿色的食品成为大米产业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今年6月即将举办的2011年中国大米产业博览会(米博会)将全力打造全大米产业链的平台,为大米行业供应商和采购商架起一座难得的沟通桥梁。举办的大米全产业链论坛将与来至上中下游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一起探讨全大米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同时举行米博会大米营销系列活动,深入为百姓推选全国无污染绿色大米品牌。

  消费者何去何从

  多位学者指出,中国现行的土地承包到户制度,以及农民口粮基本自给等现实国情,成倍放大了稻米的重金属污染的另一个问题。

  独特的饮食习惯也导致大米重金属污染在中国更为突出。当前我国水稻种植面积4.6亿亩,是世界上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水稻产量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左右。我国人口中有65%以水稻为主食,水稻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有学者计算,即便稻米达到国家限定的镉含量0.2毫克/千克,中国南方人每日摄入镉的总量也大大超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额。

  中国百姓的健康,在被重金属污染的稻米之前几不设防。对我庞大的我国消费者来说,如何选择无污染的绿色的大米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专家提示,品牌大米一般都有自己的基地,对土地污染的监控比较严格。普通的老百姓,虽然无法从肉眼上来识别哪种大米镉污染超标,但是只要在购买大米的时候,多选择不同产地、不同品牌的稻米品种,同时广泛地摄取其他的营养物质,多地取食,多吃一些海产品、豆类等含锌较高的产品,都可以大大降低患病的风险,而南方人群则应该多搭配吃北方的大米品种。